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及早擺脫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 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 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 父母應該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 一旦發現, 應儘早幫助克服和糾正, 以避免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
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如下早期徵兆:
·常年無緣無故的情緒低落。
·過度怕羞。
·拒絕交朋結友。
·難以集中注意力, 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
·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敏感, 經常疑神疑鬼, 無中生有地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怪自己。

Advertisiment
對於批評更是耿耿於懷難以接受。
·自卑兒童儘管自感“低人一等”, 但是過分追求表揚。
·貶低、妒嫉他人。
·自暴自棄 。
·回避競爭、競賽。
·語言表達較差。 表現為口吃, 或表述不連貫, 或表達時缺乏情感, 或詞彙貧乏等等。
·對挫折或疾病難以承受。  遇到小小失敗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 有時甚至對諸如搬遷、親人過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難以適從。
如果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怎麼辦呢?專家給出了以下幾個方法來用於調整孩子的心理。
·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 通常具備說話吞吞吐吐, 走路畏縮等特點。 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 講話爽快, 走路昂首闊步等。
Advertisiment

·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 改變消極的心態, 因而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 或是在此基礎上,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 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 不敢接受挑戰時, 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像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 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 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 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同時, 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 如果用其所短, 而舍其所長, 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
Advertisiment
自暴自棄;相反, 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 強化自己的長處, 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 享受成功的快樂。 因此, 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 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 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 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 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 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 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 積少成多, 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 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 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洗刷陰影法
失敗的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

Advertisiment
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 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 洗刷失敗陰影方法很多, 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父母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做學習的機遇, 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 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 總結經驗;二是徹底遺忘, 父母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徹底地忘記, 或是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逆向比較法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 要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 我們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較, 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但對於“羨人之長, 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 採用逆向, 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 對於消除自卑心理, 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Advertisiment

·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 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 ”對於後進孩子來說, 與其空談立志, 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 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 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 目標變得小而具體, 就易於實現, 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 可以更快地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