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學會調控情緒的能力!

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 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 保持積極的心境。 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 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

總的來說, 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比較薄弱的, 主要表現為幼兒情緒的易激動性、易感性、易表現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也是人生情感習得的啟蒙學校。 我們應充分發揮家庭在孩子情緒調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 創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實踐和自然感受的體驗中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

Advertisiment

營造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繫起來的情感共同體, 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圍的重要主體和創造者。 在營造氛圍的過程中, 首先要處理父母之間的關係。 如果父母能互敬互愛, 善於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盡可能表現得樂觀向上, 這不僅能使孩子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 獲得愛與尊重的體驗, 從而產生主動積極的情感。 如果家庭關係緊張, 會不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其次要把握好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不和諧甚至會導致其長大成人後情緒控制能力的低下。 在大多數家庭生活中, 親子關係具有明顯的不平等性, 主要表現為溺愛:父母對孩子過分遷就, 孩子極易形成以“我”為核心的優越感,

Advertisiment
形成自私、驕橫、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徵。 還有一種是粗暴之愛:父母不顧孩子的興趣、愛好, 要求孩子一味地服從。 久而久之, 孩子良好的情緒發展受到潛在的阻礙。

與孩子共同設置合理的規範

面對孩子的各種需要, 家長要客觀分析, 滿足其合理需要, 拒絕不合理要求。 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 幼兒獲得消極的情緒體驗, 可能表現出某種過激的情緒反應。 針對這種情況, 家長應預先與孩子共同設定一些規範, 逐步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進而在實踐活動中用這種能力對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做出價值判斷。 只有當幼兒能夠對自己的情緒做價值判斷時, 才具有實現情緒調控的可能性。

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

Advertisiment
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 保持積極的心境。 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 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

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與遊戲的機會和條件

幼兒成長過程中需要與同伴交往, 幼兒如果長時間獨處, 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孤獨感, 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狀況可能導致慢性的情緒壓抑。 儘管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不免會發生一些小衝突, 但正是這些“茶壺裡的風波”使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協調, 如何壓制自己不合理的願望, 如何處理同伴關係等。 孩子有喜愛遊戲的天性, 遊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他們愉快地、心甘情願地服從角色分配, 服從規則要求,

Advertisiment
要想參加就必須約束自己行為, 否則就會遭受排斥、失去參加活動的機會。 這有助於訓練並逐步形成幼兒的情緒控制機制。

教給幼兒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

由於幼兒注意力很容易發生轉移, 消極情緒狀態持續時間不一定很長, 這也表現出一種對情緒的無意識調節。 面對孩子的過激情緒, 父母可以講究一些策略, 如冷處理、設法轉移幼兒注意力等。 同時家長又應該幫助孩子學習主動自覺地控制情緒。 如教給幼兒自我調節的方法, 比如告訴他們, 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 就在心裡暗暗說“不能打人”, “不能摔東西”, 或者在不愉快時想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小編總結:家庭生活內容的豐富與否也會影響幼兒情緒的正常發展。

Advertisiment
家庭生活單調乏味容易使幼兒產生消極情緒, 反之, 豐富的家庭生活內容能使幼兒生活得快樂、滿足, 處於良好的情緒狀態, 因而有利於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的培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