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擺脫分離焦慮症

黛米是一個五歲的女孩, 她因為太黏媽媽而去尋求治療。 據說如果把她送到學前班裡, 媽媽一離開, 她都會變得很緊張, 不停地哭鬧和抽泣幾個小時, 這種情況在我們辦芭學園十年中都是很少見的。 黛米不光因為上學前班不願意離開媽媽, 就是帶她參加一些朋友聚會, 或者小朋友間的生日聚會, 黛米也緊緊黏著媽媽。

黛米的媽媽說, 黛米從小就是這樣表現出過度焦慮, 而過去從末發生過造成這些問題的創傷經歷治療師使用了多種方法對黛米進行治療。

塑造和消退法

治療師給黛米的媽媽製作了一個強化圖表,

Advertisiment
如果黛米能夠每天離開媽媽去學校不哭, 就從媽媽那裡得到貼畫。 據我的經驗, 這種代幣獎勵對於強烈分離焦慮的孩子一開始沒什麼用, 他們會手裡捏著你給的貼畫還要繼續哭, 或者你說了她如果能去學校就會得到一個貼畫後她會繼續哭。 總之治療師鼓勵媽媽表揚黛米的任何一點關於離開媽媽的努力, 同時忽略那些干擾性行為:害怕呀, 不想去學校啊, 肚子痛啊, 要拉屎啊等。

示範積極的自我評述

在治療中, 治療師鼓勵黛米通過圖畫、講故事以及木偶遊戲表達出黛米對於分離恐懼的感受。 治療師跟黛米一起創造出幾個跟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 其中有一個害怕去學校的熊, 這只木偶熊的表現跟黛米有些像,

Advertisiment
黛米對這個害怕去學校的木偶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她與治療師一起, 列出一系列可以幫助這只害怕去學校的熊的方法。 治療師幫助黛米制作了一個表單, 一一列出這些可以幫助熊不害怕的方法。 如:

[1]想一些愉快的事情;[2]媽媽就要回來了;[3]我覺得我行;[4]我自己可以玩玩具;[5]開心一點。

這個表單給木偶“熊”提供了積極應對的信念, 可以減輕焦慮。 這樣治療師引導著黛米, 對一隻害怕上學校的木偶熊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 通過木偶熊說的話, 治療師向黛米示範了適應性的對應技能。 隨著治療的逬展, 黛米開始能夠將技能運用到她自己演繹的故事中和木偶遊戲中, 逐漸使這些技能也開始出現在她自己去學校離開媽媽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讀書治療

治療師還使用了一本叫做《小小發動機》的書, 説明黛米認識到, 只要經過許多努力和工作, 事情就能成功(專家們管這個叫做讀書治療)。 治療師還和黛米一起寫了幾本關於恐懼的書, 在其中的一本書裡, 黛米講了一個關於自己在學校不哭不鬧, 並且自己為自己感到自豪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我不哭鬧, 我為自己感到自豪。 有一天我去學校我沒哭。 但過了一會我又哭了, 老師對我說, 哭也不算什麼, 然後我再也沒哭。 ”黛米還寫了其他類似的書如“我在學校, 我高興地玩玩具, 我想我能夠玩火車, 我可以在腦子裡想像圖畫, 我想到了色彩畫, 然後我就不哭了。

後來黛米的媽媽又提出黛米還害怕蟲子,

Advertisiment
因此不敢到外面玩, 治療師又跟黛米一起寫了一個關於蟲子的書:“一天我見到了一隻蟲子, 它嚇壞了我。 然後它飛跑了, 但是它並沒有打擾我。 第二天, 我到外面去, 我從一個蟲子面前走過。 它見了我, 但是它馬上就從我身邊飛過去了, 而且沒有傷著我。 它繼續在我身邊飛來飛去。 又有一天, 我走到外面去, 看到一個有蟄刺的蟲子。 它看著我走過去, 然後他就向我叮來, 這次它真的刺傷了我。 爸爸替我將刺取出來, 並把我帶回屋子裡, 帖上一張邦迪, 幫我治好了。 有時候蟲子確實會傷害我們, 但是這沒什麼大不了, 我不必過於害怕。 ”

讀書治療並不只是讀書, 還包括創作跟害怕有關的故事, 故事中有正向引領和暗示,

Advertisiment
有關於害怕事物的認知和對自己的認知評述。

據說經過了六個月九次治療後, 黛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她已經能夠走到外面去玩, 而且能夠自己乘校車上學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