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感

有些孩子十分膽怯, 他們害怕耗子、黑暗, 或巨大的聲響和一切陌生的人。 孩子的恐懼常常使父母不知所措。 對此, 有些父母往往採取壓制的手段, 而這除了傷害孩子的心靈之外, 對孩子不會有任何幫助。

生理心理學家認為, 人有一種天生的自我保存的本能。 小孩子在初生的第一個月裡, 當遇到強烈的光刺激就會眯起眼睛, 碰到熱或冰冷的物體就會縮回小手——這正是自我保存本能的無意識的表現。 而母親則可以根據孩子的這些本能表現, 保護著孩子避免意外, 並通過自己的行為向孩子指明什麼是應該防備的。

Advertisiment

隨著年齡和社會經驗的增長, 人的自我保存本能得到發展並複雜起來。 成人的這種本能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人格和尊嚴, 兒童由於還缺乏生活經驗, 自我保存的本能就非常強烈地表現著。 有些孩子恐懼得厲害, 這就是自我保存本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作為父母, 當發現孩子表現出恐懼心時, 要理智地分析導致其恐懼形成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 恐懼的本能有兩種:一種是與神經心理疾病的發展聯繫著(如神經機能症);另一種則是由孩子的外部生活條件(如生活制度、家庭中的人際關係、教育方式等)造成的。 成年人, 尤其是父母則常常是形成這種恐懼的直接根源。

首先, 有些父母往往借助恐懼達到使孩子聽話的目的:“不要到外邊去——那裡有大灰狼!”“不愛惜別人的玩具,

Advertisiment
阿姨會打死你!”孩子可能還不明白狼是危險的, 但他卻清楚地感受到威脅聲調中的危險信號, 這將會引起孩子自然的恐懼反應。 經常如此, 這種恐懼就會被鞏固起來, 並向著類似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危險的情景擴展。

其次,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有關疾病、死亡和兇殺等, 都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恐懼感。 因為孩子往往不加懷疑地相信成人, 尤其是父母的話, 並借助於想像去補充那些不理解, 或者意猶未盡之處。 然而, 許多父母對此卻是漫不經心的, 甚至可能是輕率的。

再次, 孩子在場時發生的家庭衝突, 也會不可避免地引起孩子的恐懼。 當衝突發生時,

Advertisiment
孩子最容易看到父母被憤怒扭曲了的臉, 聽到令人戰慄的威脅聲調, 以及他最親近的人的粗鄙言辭。 如果某些父母無法改掉爭吵的習慣, 那麼, 為了孩子的安寧, 至少這種爭吵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進行。

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在研究孩子的行為時, 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新出生的孩子特別害怕劇烈的聲響和身體突然向下墜落。 為了避免產生恐懼, 父母不要對小孩子尖聲粗氣地說話;要調低電視機和收音機的音響;不要用劇烈的動作移動孩子;和小孩子嬉戲時更不要把他向上拋起, 在空間裡劇烈改變身體位置的恐懼, 只有在三四歲時方能消失。

最後, 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應該注意到, 一些驚險的情節會使兩三歲的孩子充滿恐懼的體驗。

Advertisiment
這時, 父母應放過恐懼的內容或強調一下情節的轉折處, 孩子只有在五六歲時才能從虛構的事物中辨別出現實的東西。 在孩子未來成長的道路上, 當然可能遇到不幸和危險的事情, 但父母要儘量使其晚些發生, 因為孩子年齡越大, 才越能學會在危險的情景中戰勝恐懼感。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種種恐懼感, 最好的辦法是利用遊戲, 溫和地、耐心地在遊戲中引入使孩子驚駭情景的成分。 如孩子害怕黑暗, 就應在少許黑暗的情景中和他一起做遊戲, 且開始時間不要太長, 然後心平氣和地加以解釋。 有的父母會問, 如果孩子沒有燈光就不能入睡, 應該聽從他嗎?回答是肯定的。 因為這種時間上的讓步比強制更有益,

Advertisiment
至少它不會使孩子的恐懼在膽戰心驚的狀態中得到發展。

同時, 父母還應該瞭解到,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兩三歲時就能從參觀動物園或觀看雜技中獲得快樂, 很多孩子強烈地害怕這些場面。 為預防恐懼, 父母至少事前應該想法讓孩子適應一下。

另外, 父母還應該懂得, 自己對孩子的愛, 是保持孩子寧靜心情的重要條件。 如果孩子經常感到能被父母的愛保護著脫離危險, 那麼恐懼便會很少發生, 所以要經常對孩子表現出溫柔、同情和諒解。 過分嚴厲是有害的, 這會使孩子感到喪失了父母的愛, 會使孩子和你疏遠起來——你費盡了氣力, 他卻只是屈服於恐懼。

總之, 父母應該正確地理解孩子的恐懼, 並且耐心地幫助孩子克服它。如果孩子早期的恐懼心未被消除,那麼,他們在成人之後就會形成缺乏自信、憂慮和多疑等不正常的性格。

並且耐心地幫助孩子克服它。如果孩子早期的恐懼心未被消除,那麼,他們在成人之後就會形成缺乏自信、憂慮和多疑等不正常的性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