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幫助孩子穿越情緒的"暴風雨"!

3歲以內的孩子的壞脾氣, 多數來自於“沮喪”!想做的事情總被阻攔, 或者好不容易試一把卻不幸以失敗告終。 所以, 要想從根源上減少壞脾氣的發生, 爸爸媽媽需要放開手多讓孩子自己探索, 以及在他需要時助他一臂之力。

當孩子被壞情緒淹沒時, 如果身邊有關心他、關注他、安慰他、傾聽他的爸爸媽媽, 他很快會從壞情緒中解脫出來。 只是, 看似簡單的陪伴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除非你有了下面這些幫你一步步修煉的實戰建議!

Advertisiment

1.最初的溫柔對待, 一定會喚來短期內更加猛烈的"暴風雨"。

不習慣被傾聽感受和情緒的孩子, 剛遇到父母溫柔對待時, 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他的脾氣變得更大了!不僅更愛發脾氣, 一旦發起脾氣來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可以說, 這是對父母考驗最大的時刻。

孩子之所以這樣, 是因為富有安全感的關注, 會鼓勵孩子更加充分地體會負面感受,

Advertisiment
因此他將以更大能量爆發他的哭鬧, 直到負面情緒一點點從身體裡耗散出去, 當這股能量消失後, 孩子自然會重新感受到愛、放鬆和平靜。

孩子發脾氣, 大哭大叫, 這對任何父母來說都不是一幅賞心悅目的圖景, 但只有一切過後, 孩子重新展現的透明而舒展的笑容才會給我們一點信心: 剛才發生的並不是壞事。

2.好好總結一下孩子經常容易發脾氣的時間、場合。

比如午睡起來、餓肚子的時候、被阻攔不許碰東西的時候……找出"高危時刻"的意義在於, 讓自己做好準備。 我們無法做到冷靜應對孩子哭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毫無準備, 面對哭鬧措手不及。 相反, 當我們準備好"寶寶馬上要起床了, 他可能又要大哭一頓,

Advertisiment
我給他拿一個他喜歡的小零食, 或者我得準備好好好陪他哭一頓", 我們的負面情緒就不容易被調動起來, 而我們的冷靜、溫和, 就是對孩子情緒的最大接納, 也是最有效的疏導通道。

3.靠近孩子, 但不要試圖開解他

具體到孩子發脾氣的當時"我們該怎麼做", 其實辦法說簡單也簡單, 說複雜也複雜。 簡單地說就是, 保持冷靜, 溫和陪伴。 陪伴時, 有肢體和眼神的交流, 如果孩子願意的話。

最忌諱的是媽媽做太多。 囉哩囉唆問孩子:"你為什麼不高興?”勸慰孩子:"哎呀, 沒什麼的, 開心一點啦!”幫孩子想辦法:"媽媽告訴你, 遇到這種情況, 你可以……”對孩子的感受施加評價: "這麼一點小事, 哪裡值得難過?” 媽媽可以簡單問一句"怎麼啦?” 但目的不是從孩子嘴裡得到準確答案,

Advertisiment
而是告訴孩子:媽媽在這裡, 一直陪著你。

孩子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動物, 情緒滿了, 自己倒掉, 身邊需要的不過就是個保證他安全, 在乎他真實感受的人罷了。 除此之外, 一切舉動都是多餘。

4.為孩子長時間的爆發做好心理準備

Advertisiment

上面提到的辦法中最複雜的部分在於, 媽媽保證好自身的情緒狀態, 尤其在孩子出人意料地長時間爆發時, 那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但你覺得自己已經做足了功課, 孩子卻沒有任何一點停下來的意思, 你的灰心和氣急敗壞難免升起, 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小小的孩子並沒有成熟到刻意用情緒挾持父母, 只要他不停下來就說明還有需求。

這時候, 如果媽媽的心態出現搖晃, 或者扛不住了, 可以請其他願意配合的家人幫忙。 即使不行, 已經為孩子做的也絕不會白白浪費。

5.如果遇上公眾場合鬧脾氣, 第一件事:先把孩子抱到人少的地方。

在外部眼光的注視下, 我們處理孩子情緒的態度一定會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而一點點微妙的不同就足以影響最終結果。孩子是那麼敏感的人,從你一個眼神的躲閃中便可讀出你的不接納、不認可。

6.暴風雨過後無需多說,一個擁抱就是最好的結束。

孩子清空眼前的情緒後,最常做的就是給自己找個臺階,傻傻地笑笑,或者撲到媽媽懷裡。這時候, 媽媽不用多說,回應他一個緊緊的擁抱或甜蜜的吻, 然後等孩子想鬆開時一切就都結束了。你會看到,他已經毫不遲疑地投入到嶄新的探索中去。

而一點點微妙的不同就足以影響最終結果。孩子是那麼敏感的人,從你一個眼神的躲閃中便可讀出你的不接納、不認可。

6.暴風雨過後無需多說,一個擁抱就是最好的結束。

孩子清空眼前的情緒後,最常做的就是給自己找個臺階,傻傻地笑笑,或者撲到媽媽懷裡。這時候, 媽媽不用多說,回應他一個緊緊的擁抱或甜蜜的吻, 然後等孩子想鬆開時一切就都結束了。你會看到,他已經毫不遲疑地投入到嶄新的探索中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