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就要提供切實的方法

一個現代的老師, 會教育孩子們重視他們的情感。 他會幫助他們辨認並尊重他們內心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 他會非常小心, 不讓孩子們對自己的感受產生困惑。 他不會對一個生氣的孩子說:“你沒什麼可生氣的。 ”或者對一個受到驚嚇的孩子說:“沒什麼可怕的。 ”他不會勸一個痛苦中的孩子微笑, 或讓一個羞怯的孩子不要害羞。 他不會告訴全班同學:“在不高興的時候, 要假裝高興。 ”

告訴一個孩子“沒什麼可怕的”, 他會更害怕。 他的恐懼會是原來的三倍:在原來的恐懼之外, 現在他還害怕自己害怕, 並且害怕自己無法隱藏自己的恐懼。

Advertisiment
恐懼並不會因為受到驅逐而消失, 也不會因為不承認它的存在而消失。 當一個孩子害怕時, 最好公開地承認他的恐懼, 並尊重它的存在。

當10歲的霍普說自己害怕考試時, 老師的回應是:“考試可能會讓人害怕, 尤其是期末考試。 ”他故意避免了快速安慰:“考試沒那麼可怕。 如果你完成了作業, 就沒什麼可怕的。 ”這樣的話會使霍普陷入恐慌。 她內心的反應會是:“如果我考試不及格, 老師會認為我沒有做作業。 ”

一個孩子帶著一個問題去找老師。 老師想幫助孩子。 事實上, 他已經有了解決方法。 然而, 他沒有急於說出來。 他知道, 孩子們會抵制倉促的幫助。 他們會感覺那是對自己智力的威脅。 以後回想起來,

Advertisiment
這會使孩子們覺得自己愚蠢。 “答案這麼簡單, 我卻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難題, 我肯定很愚蠢。 我自己沒有做出來, 只能證明我很笨。 ”

快速的安慰也無法幫助孩子:

“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

“你實際上沒有問題。 ”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問題。 ”

“這是典型的十幾歲孩子的憂慮。 ”

“這是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

“別擔心這個問題。 ”

如果老師傾聽孩子的問題, 複述問題, 澄清問題, 讚揚孩子明確地表達了問題, 然後問:“你想到了什麼選擇?”“在這種情況下, 你的選擇是什麼?”通常, 孩子自己就會提出一個解決方法。 由此, 孩子就會明白, 他可以信賴自己的判斷。 當一個老師匆忙地提供解決辦法時, 孩子們就失去了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自己的信心的機會。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