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幫助寶寶克服害羞心理

人們長久以來在腦海裡形成了一個觀念, 認為嬰兒只有喜、怒、悲這幾種基本情緒。 事實上, 嬰兒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 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複雜的思維模式。 成年人的嫉妒、害羞、挫折感都能在嬰兒身上找到雛形和根源。 例如害羞。

馬里蘭大學南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發現, 嬰兒期的害羞最早是出於本能。 他用腦電圖掃描器監測一組9個月大的嬰兒的腦部活動。 面對陌生人的問候, 那些性格內向的寶寶顯得緊張、焦慮不安, 大腦中掌控憂慮、恐懼情緒的區域變得很活躍。 而性格外向的寶寶則會向陌生人伸出手去,

Advertisiment
腦電圖掃描顯示他們大腦中掌控積極情緒如“愉快”的區域會活躍起來。

在對這些孩子進行15年跟蹤研究後, 福克斯發現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在嬰兒期的害羞情緒是否延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被研究的物件中, 被父母過分保護、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勵克服害羞以及焦慮情緒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仍然害羞、容易焦慮。 而那些擁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夠在父母幫助下從保護殼中走出來的孩子往往能夠克服嬰兒期的害羞與笨拙。

因此, 趕走過度的害羞和焦慮, 父母需要做的是:

1、放開手腳, 從新生兒開始讓寶寶自由探索世界, 例如任由

他在把玩各種安全的物品, 任由他在屋裡爬行、任由他抓住各種小蟲子進行研究、任由他獨自吃飯雖然掉的比吃的多。

Advertisiment
不要因為擔心安全和害怕受傷或者僅僅是嫌麻煩而總是和寶寶說“不。 ”只有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認識, 寶寶才能建立起一種對外部環境和任務的信任, 而寶寶的自信就是建立在這種信任之上的。 有自信的寶寶很容易就能克服嬰兒期的害羞心理。

2、平時多讓寶寶主動和鄰居、親戚打招呼, 同時讓寶寶通過拜訪親戚、參加集體活動等辦法拓展視野, 鍛煉寶寶人際交往能力。 多與陌生人接觸, 達到看慣不怪的效果, 寶寶就能克服害羞的心理, 不再裹足不前。

3、培養寶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成敗都予以鼓勵和支持。 同時家長要保持敏感隨時回應寶寶, 對寶寶的尊重和理解能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Advertisiment
讓他更加積極主動地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有任何困難都依賴大人。 一旦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寶寶就不會輕易焦慮, 害羞也就自然化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