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托班幼兒克服分離焦慮

9月, 對許多人而言, 是一個平凡的日子。 而對進入幼稚園托班的大部分嬰幼兒來說, 卻有著一種複雜的情感——愛並痛哭著。 因為他們從家庭走進了幼稚園;從自由自在的集體生活, 走向有規律、有約束的集體生活;第一次長時間的離開親人, 和一群陌生的大人和小夥伴在一起。 當他們從懵懵懂懂地從對新環境的好奇中清醒時, 一切新奇都變得難以接受了, 不安感和不適感必然產生。 於是, 在與一向親近的人分離時就會產生一種恐懼狀態, 這就是分離焦慮。 這種焦慮狀態會使幼兒出現社會適應障礙或者是人格發展出現問題①。

Advertisiment
因此, 幫助托班幼兒儘快擺脫分離焦慮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分離焦慮的強弱沒有性別因素, 關鍵由嬰幼兒遺傳因素和從出生到入園一段時間以來的家庭教育決定, 親子過分依戀或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必然導致嬰幼兒產生較強的分離焦慮。 而對於托班嬰幼兒來說,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就是孩子的月齡。 因此, 作為教師, 在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就非常重要。

要確立一種觀念——我和孩子一樣高。 因為老師的平等, 博愛、善良會使孩子們愉快開朗、熱情積極。

要創設一個氛圍——幼稚園是新家。 家的環境能帶給孩子親切感和安全感。 新家同樣如此, 而新家有更多的更新的更能自由擺弄的玩具,

Advertisiment
, 有幾個媽媽, 有許多小孩子和小家庭照片。

要做好一次家訪——讓孩子喜歡上老師, 讓家長和老師一樣做好充分的心 理準備, 達成同步共育的認識。

要轉換一種角色——我是那麼多孩子的媽媽, 要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傳遞給他們不同的深深地愛。

要積累一些方法——當孩子哭鬧不止時, 能儘快得使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

孩子入園以後, 老師在傳遞給孩子濃濃的愛, 和家長及時溝通互動的同時, 個別化教育引導就凸現其優勢了。

案例一:

幼兒姓名:萱萱 性別:女 出生年月:01.2.11

情況分析:家訪中, 萱萱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超強。 同時, 家長反映孩子的午睡是非常成問題的, 並斷言萱萱去幼稚園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午睡。

Advertisiment
因為, 在家她是玩到累極了才倒頭睡下, 往往是倒哪兒就睡哪兒了。 看來, 她的午睡確實是個大問題。 萱萱來園後, 我馬上發現她的適應能力很強, 雖然沒有任何集體生活的經歷, 但是她很快融入了幼稚園的各種活動, 玩得不亦樂乎。 可見她的適應能力還是挺強的。 她的焦慮最主要還是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造成的。

觀察記錄:附錄一

小結:萱萱的生物鐘被調整了。 現在, 她雖然還是大聲聲明自己不睡覺, 而是躺下休息一會兒, 但是安安靜靜地躺下後不久, 就沉沉睡去。 對這樣一個聰明機靈的小精靈, 在引導的時候, 就要感情和要求並用, 而要求要穩步提高。

一、疏導幫助孩子保持平靜的心情,

Advertisiment
是幫助孩子入睡的基礎。

二、逐步提高要求, 能説明孩子融入班級規則。

三、及時引導積極的或消極的情感體驗, 能促使孩子約束改變自己的不宜行為, 宣導孩子的適宜行為。

四、家庭的同步合作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減少反復。

案例二:

幼兒姓名:暢暢 性別:男 出生年月:00.10

情況分析:暢暢從出生的第一天起, 就一直由婆婆24小時細緻入微地看護著, 從沒有離開婆婆半步。 在家, 如果婆婆離開了他的視

線, 他就會急哭。 同時, 孩子的三個舅舅的家庭都沒有孩子, 所以都非常寵愛他。 而暢暢沒有任何集體生活的經驗, 因此, 家長也非常明白孩子要經過一段“痛苦”的適應期。 家長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孩子要大哭幾天, 拒絕來園。 他們也非常願意配合,

Advertisiment
只要孩子身體健康, 一定會送孩子來幼稚園, 並配合老師做好孩子情緒的疏導。

觀察記錄:附錄二

小結:暢暢的分離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因親子過分依戀造成的, 而且, 長期的家人的寵愛, 使得孩子的性格中陰柔的成分多了, 所以, 他焦慮的最大表現就是哭不停, 嘮叨得厲害, 反復大。 開學一個月, 他已經基本克服了分離焦慮, 可是國慶長假以後, 他出現和很大的反復, 是班級中反復最大的孩子。 有效策略:

一、入園初:

1、利用孩子對幼稚園的新鮮感的前幾天, 給孩子美好深刻的印象;

2、當孩子焦慮萬分, 嘮叨不已時, 及時呼應, 保持乾脆的語氣;

3、給孩子一些任務,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順應孩子的情緒, 孩子難以排解思念之情時, 大哭一會兒,有助於孩子情緒的自我調整;

5、密切家園溝通,共同觀察孩子情緒反映,調整策略;

6、誇張的表揚孩子的進步;

7、多獨自陪伴孩子遊戲

二、兩周後:

1、將孩子吸引到集體活動之中,是孩子逐步擺脫焦慮的重要途徑;

2、給孩子一些語言暗示,有助於幼兒的情緒穩定;

3、和家長、孩子一起分享進步的快樂,是孩子樂於上幼稚園的巨大動力;

三、反復中:

1、回憶和比較使孩子體會集體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的快樂;

2、讓孩子跟隨集體一起活動,是他擺脫焦慮、投入集體的保證;

3、利用孩子和老師建立的感情,對孩子持續的哭泣進行適度的冷處理,能促使孩子自我調整;

4、和家長及時溝通,瞭解原因,調整應對措施。

從上述兩個案例中,可以顯見只有尊重孩子,瞭解每個幼兒不同時期的發 展水準;理解孩子,寬容他們的各種表現;給予信任,相信每個幼兒都有發展的潛能;促進發展,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的需要,才能使托班嬰幼兒儘快擺脫分離焦慮,很快適應集體生活,呈現天真爛漫的笑臉。

大哭一會兒,有助於孩子情緒的自我調整;

5、密切家園溝通,共同觀察孩子情緒反映,調整策略;

6、誇張的表揚孩子的進步;

7、多獨自陪伴孩子遊戲

二、兩周後:

1、將孩子吸引到集體活動之中,是孩子逐步擺脫焦慮的重要途徑;

2、給孩子一些語言暗示,有助於幼兒的情緒穩定;

3、和家長、孩子一起分享進步的快樂,是孩子樂於上幼稚園的巨大動力;

三、反復中:

1、回憶和比較使孩子體會集體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的快樂;

2、讓孩子跟隨集體一起活動,是他擺脫焦慮、投入集體的保證;

3、利用孩子和老師建立的感情,對孩子持續的哭泣進行適度的冷處理,能促使孩子自我調整;

4、和家長及時溝通,瞭解原因,調整應對措施。

從上述兩個案例中,可以顯見只有尊重孩子,瞭解每個幼兒不同時期的發 展水準;理解孩子,寬容他們的各種表現;給予信任,相信每個幼兒都有發展的潛能;促進發展,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的需要,才能使托班嬰幼兒儘快擺脫分離焦慮,很快適應集體生活,呈現天真爛漫的笑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