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老公成為好爸爸 媽媽這樣做

阻力一:他認為帶孩子不是男人做的事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 很多人在心裡默默地以為, 帶孩子不掙錢, 也不能帶來社會地位的提升,

Advertisiment
所以並沒有很大的價值。

很多男人覺得自己應該以事業的成功為家人帶來保障, 為此犧牲與家人相聚的時間也沒關係, 帶孩子有媽媽, 有長輩, 有保姆, 而男人的角色就是掙錢。

在這種大氛圍的影響下, 如果爸爸覺得帶孩子不是自己該做的事, 那一點也不奇怪。

媽媽可以這樣做

首先媽媽自己就得承認帶孩子這份工作的寶貴價值, 認識到這份工作對孩子的成長, 對一個家庭的緊密和幸福, 再往大一點說, 甚至對於整個社會, 有多麼重要。

媽媽自己就必須對孩子切實地付出。 如果媽媽就選擇了把孩子扔給長輩或保姆帶的方式, 當然不能指望爸爸能多積極地參與。

從懷孕的時候開始, 媽媽就可以適當地“示弱”一下,

Advertisiment
別能幹地什麼都大包大攬, 不讓爸爸動手。 越早把部分任務教給新爸爸, 他們就越有可能早日成為熟手好爸爸

從孩子初生, 爸爸們可參與的育兒活動就不少。 比如新爸爸不能給孩子哺乳, 可是他能給孩子拍嗝;新媽媽身體虛弱, 新爸爸剛好可以帶孩子散步, 也可以為孩子洗澡換尿布。 等到孩子長大一些, 爸爸可以參與的就更多了, 他能送孩子上幼稚園, 帶孩子去游泳課。

爸爸對孩子, 帶得越多就愛得越多, 他從帶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也就越多, 他就越容易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重要。 爸爸對孩子的愛和責任感的培養, 就是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對孩子的照顧中培養出來的。

絕大多數爸爸都是愛媽媽愛孩子的,

Advertisiment
關鍵在於媽媽怎樣去和他要求, 協商和講道理。


阻力二:爸爸工作忙

爸爸每天8點出門上班, 6點下班後在辦公室加班到9點到11點不等。 週末也經常有突發的工作, 不工作的時間還要補覺, 總之沒有帶孩子的時間。 有時媽媽覺得, 自己工作日是兼職的單身媽媽,

Advertisiment
週末是全職的單身媽媽。

媽媽這樣做

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沒有“時間”, 其實取決於這件事在我們心裡有多重要。 很多職業媽媽都會在生小孩後做出一個規劃, 努力地平衡職業與帶孩子的時間。 其實爸爸也可以做到, 只要他認為有必要。

所以, “爸爸工作忙”的阻力, 和“他認為帶孩子不是我的事”的阻力, 常常是交織在一起的。 而克服這種阻力的辦法就是讓爸爸認識到, 帶孩子的工作是如此重要, 他必須“抽”出這個時間來。

而且, 爸爸帶孩子的時間不需要太長, 更重要的是“品質”, 就是他必須專注地照顧孩子和關心孩子, 而不是一邊想著工作一邊敷衍小孩。 爸爸一定要給孩子花時間, 但不在長短, 而在於在這個時間裡“幹了什麼”。

Advertisiment
以下則是幾條具體的做法:

1. 固定親子時間

爸爸帶孩子很容易發生的一個問題:“好, 我來帶小孩。 ”然後把小孩舉一舉, “乖寶貝親一個。 ”然後還給媽媽。 克服的最好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父親跟孩子相處的時間, 應該是“每天的固定時間”, 而不是那種“我方便的時候你才能過來”的時間。

媽媽可以把固定的養育任務交給爸爸, 比如孩子睡前的洗澡, 讀書, 晚飯後檢查孩子的作業, 或者某項固定的家務活動讓孩子和爸爸一起幹。 一個習慣是難得養成的, 一個養成了的習慣也是很難“拋棄”的;而且, 我們所謂的“責任感”也正是需要從那些“習慣的養成”中來培養, 從“日常的習慣行為”中來體現。

阿寶爸爸的日常任務有一條, 那就是臨睡前給阿寶念故事書。 跟別的爸爸們談起來,阿寶爸爸那是充滿了驕傲啊,“ 我家閨女每天只有我來哄才肯睡!”

2. 給爸爸和孩子製造“獨處”的機會。

如果媽媽不在場的話,孩子就只有爸爸可以“依靠”,爸爸也只有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帶孩子中的全部問題。儘管阿寶爸爸平時工作很忙,阿寶媽媽仍然堅持跟阿寶爸爸定了個協議,那就是每週六是“媽媽專用放鬆時間”。母乳餵養的時候,是每週六幾個小時;阿寶斷奶後就變成了一整天;到後來,阿寶媽媽甚至能夠自己出門幾天!而阿寶爸爸從來都能搞定阿寶,並把她照顧得好好的。

剛開始阿寶爸爸也覺得不習慣,可是他越來越習慣,甚至越來越享受這樣的父女時間了。一天下來,阿寶爸爸不但沒有被累倒,而且還覺得這才是真正把腦袋從工作中解放了出來,真正“輕鬆”了一整天。而阿寶,也成了標準的“爸爸的小情人”。阿寶媽媽因為能夠隨時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她的熟手老爸,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覺得心裡有依靠,也就更輕鬆了。

3. 見證孩子成長的“座標”

回憶我們的童年,我們很容易找到若干“座標”。比如,上小學的那一天,三年級運動會長跑拿冠軍的那一天,外婆去世的那一天等等。在這些座標中,如果沒有爸爸的身影,那將是爸爸,也是孩子一生的遺憾。所以,聰明媽媽們應該督促爸爸們儘量參與孩子的里程碑式的活動,比如孩子的畢業典禮,家長會,運動會等。這既是讓爸爸瞭解孩子,分享孩子的情緒的機會,也是讓孩子明白爸爸在關注自己的好機會。父子之間的感情,在這樣的場合中更容易擦出火花。

4. 鼓勵父子在一起玩,找到幾樣他們都感興趣的事

媽媽可以鼓勵爸爸和孩子培養相同的愛好,比如某樣體育活動,某種手工製造活動等等。如果爸爸和孩子在一起度過的時間是他們雙方都充滿了興奮的,都帶著積極的感情☆禁☆色彩的,那就將是他們都留下深刻記憶的時間。這樣的記憶片斷,正是造就父子親情的磚瓦。

洋洋從小父母分居兩地,洋洋由媽媽帶大。他跟爸爸在一起,只覺得隔閡陌生,而爸爸也放不開手腳,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愛。一次兒子參加航模比賽,碰到些障礙,剛好爸爸也是航模愛好者。這天,爸爸竭盡全力指導兒子,兒子則從爸爸沒有過多言語的行動中,看到了自己一直不以為然的爸爸的智慧,更看到了爸爸的愛。此後,父子關係開始融冰。


阻力三:爸爸不會帶小孩

新生的小甜甜是全家的寵兒,甜甜爸愛她愛得不得了。可是甜甜媽頗有怨言。”他給孩子洗個澡,還能順帶把整個地板帶地毯都洗了!”甜甜媽還在自己必須出門前,為甜甜爸留下一個詳盡到每10分鐘該幹什麼的時間表,而且指導電話基本上也是每10分鐘打一次。甜甜爸越來越覺得自己面對孩子一竅不通,做什麼都是”錯“。面對孩子他一天比一天手足無措起來,回到家也好像只有電腦遊戲才不嫌他礙手礙腳。

媽媽這樣做

媽媽還記得嗎?孩子出生,新手媽媽其實跟新手爸爸一樣笨手笨腳,是每天的照顧使得新手媽媽成為熟手。同樣,新手爸爸也必須經過這一把屎一把尿的洗禮才能成熟,才能學會帶孩子。爸爸們帶孩子,往往給家裡製造額外的髒亂,孩子有時還會“掛點彩”。但這剛好是爸爸們帶孩子的特點,孩媽媽們還應該記住,如果你對爸爸的教養方式給與過多的“指導”,那其實也是在變相否定爸爸的能力和成功,那也是對爸爸們帶孩子的積極性的“打擊”。鼓勵加感激,永遠是養成“好爸爸”的秘方。

孩子也正是從這力量型的教養方式和遊戲手段中體會父愛。只要孩子是高興的,沒有大的安全隱患,爸爸怎麼帶他/ 她,媽媽都應該及時給予鼓勵。

跟別的爸爸們談起來,阿寶爸爸那是充滿了驕傲啊,“ 我家閨女每天只有我來哄才肯睡!”

2. 給爸爸和孩子製造“獨處”的機會。

如果媽媽不在場的話,孩子就只有爸爸可以“依靠”,爸爸也只有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帶孩子中的全部問題。儘管阿寶爸爸平時工作很忙,阿寶媽媽仍然堅持跟阿寶爸爸定了個協議,那就是每週六是“媽媽專用放鬆時間”。母乳餵養的時候,是每週六幾個小時;阿寶斷奶後就變成了一整天;到後來,阿寶媽媽甚至能夠自己出門幾天!而阿寶爸爸從來都能搞定阿寶,並把她照顧得好好的。

剛開始阿寶爸爸也覺得不習慣,可是他越來越習慣,甚至越來越享受這樣的父女時間了。一天下來,阿寶爸爸不但沒有被累倒,而且還覺得這才是真正把腦袋從工作中解放了出來,真正“輕鬆”了一整天。而阿寶,也成了標準的“爸爸的小情人”。阿寶媽媽因為能夠隨時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她的熟手老爸,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覺得心裡有依靠,也就更輕鬆了。

3. 見證孩子成長的“座標”

回憶我們的童年,我們很容易找到若干“座標”。比如,上小學的那一天,三年級運動會長跑拿冠軍的那一天,外婆去世的那一天等等。在這些座標中,如果沒有爸爸的身影,那將是爸爸,也是孩子一生的遺憾。所以,聰明媽媽們應該督促爸爸們儘量參與孩子的里程碑式的活動,比如孩子的畢業典禮,家長會,運動會等。這既是讓爸爸瞭解孩子,分享孩子的情緒的機會,也是讓孩子明白爸爸在關注自己的好機會。父子之間的感情,在這樣的場合中更容易擦出火花。

4. 鼓勵父子在一起玩,找到幾樣他們都感興趣的事

媽媽可以鼓勵爸爸和孩子培養相同的愛好,比如某樣體育活動,某種手工製造活動等等。如果爸爸和孩子在一起度過的時間是他們雙方都充滿了興奮的,都帶著積極的感情☆禁☆色彩的,那就將是他們都留下深刻記憶的時間。這樣的記憶片斷,正是造就父子親情的磚瓦。

洋洋從小父母分居兩地,洋洋由媽媽帶大。他跟爸爸在一起,只覺得隔閡陌生,而爸爸也放不開手腳,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愛。一次兒子參加航模比賽,碰到些障礙,剛好爸爸也是航模愛好者。這天,爸爸竭盡全力指導兒子,兒子則從爸爸沒有過多言語的行動中,看到了自己一直不以為然的爸爸的智慧,更看到了爸爸的愛。此後,父子關係開始融冰。


阻力三:爸爸不會帶小孩

新生的小甜甜是全家的寵兒,甜甜爸愛她愛得不得了。可是甜甜媽頗有怨言。”他給孩子洗個澡,還能順帶把整個地板帶地毯都洗了!”甜甜媽還在自己必須出門前,為甜甜爸留下一個詳盡到每10分鐘該幹什麼的時間表,而且指導電話基本上也是每10分鐘打一次。甜甜爸越來越覺得自己面對孩子一竅不通,做什麼都是”錯“。面對孩子他一天比一天手足無措起來,回到家也好像只有電腦遊戲才不嫌他礙手礙腳。

媽媽這樣做

媽媽還記得嗎?孩子出生,新手媽媽其實跟新手爸爸一樣笨手笨腳,是每天的照顧使得新手媽媽成為熟手。同樣,新手爸爸也必須經過這一把屎一把尿的洗禮才能成熟,才能學會帶孩子。爸爸們帶孩子,往往給家裡製造額外的髒亂,孩子有時還會“掛點彩”。但這剛好是爸爸們帶孩子的特點,孩媽媽們還應該記住,如果你對爸爸的教養方式給與過多的“指導”,那其實也是在變相否定爸爸的能力和成功,那也是對爸爸們帶孩子的積極性的“打擊”。鼓勵加感激,永遠是養成“好爸爸”的秘方。

孩子也正是從這力量型的教養方式和遊戲手段中體會父愛。只要孩子是高興的,沒有大的安全隱患,爸爸怎麼帶他/ 她,媽媽都應該及時給予鼓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