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嬰兒在與爸爸媽媽長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 會對照顧他最多的人(這個人通常是媽媽)形成強烈的依戀。 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 有媽媽在身旁, 他感到特別地安全和幸福。 而一旦媽媽離開, 他就會感到缺乏安全感。 因此, 在孩子8個月左右時, 一旦媽媽從他視線裡消失, 他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並且哭鬧。 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分離焦慮將一直持續到孩子2歲到2歲半左右。 這個時期之前, 任何時候媽媽離開, 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只有當孩子經歷了多次媽媽離開又回來, 孩子逐漸建立起“媽媽只是離開一會兒,

Advertisiment
但一定會再回到我身邊來“的信任感時, 孩子才能夠在媽媽離開時有安全感, 從而戰勝分離焦慮。


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 爸爸媽媽(尤其是照顧孩子最多的人)要盡可能減少必須離開孩子的次數, 特別是要儘量減少讓孩子一個人獨處的次數。 如果必須離開, 便要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話告訴他, 媽媽要離開他一小會兒, 但很快就會回來。 你要相信, 孩子是能夠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夠經受得住媽媽暫時離開的“痛苦”的。 只要讓孩子逐漸相信, 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 孩子的焦慮就會逐漸減輕。 但是千萬不要採取如下做法:

不理睬孩子的哭聲, 狠狠心走開;
硬掰開孩子緊攥著爸爸媽媽的手, 甚至埋怨著,

Advertisiment
然後離開;
把孩子單獨隔離到另一個地方, 不讓他跟著, 然後趁機走開;
趁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 偷偷地走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