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孩子克服嫉妒心,家長可以這樣做

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它帶來的後果往往是競爭、攻擊和對立。 嫉妒心理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具有不良的影響, 會妨礙孩子的進步。 對於嫉妒心強的孩子, 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步驟1: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

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嫉妒的傾向時, 一定要同孩子進行溝通。 問孩子一些問題, 瞭解孩子為什麼會嫉妒他們的朋友。 例如, 可能通過與孩子的交流會發現原來別的小朋友有玩具, 但是自己卻沒有。 孩子是因為想要新玩具而產生的嫉妒心理。

步驟2:理解和驗證是幫助某人調節負面情緒和工作的關鍵

這樣會讓孩子知道你是關心他的。

Advertisiment
例如, 你可能會說:哦, 明白了。 別的小朋友家剛買了一套新的玩具, 你也希望有一個新的玩具。 那你最喜歡哪種玩具呢?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採取一定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調節和改善。

步驟3:多關注寶寶情緒, 對寶寶的積極行為給以鼓勵

父母應該專注于給孩子提供積極的關注和肯定的愛。 不要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不要打罵孩子, 更不要將孩子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雖然父母有時候會做出一些無意識的不好行為, 但是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 因為這些情緒並不能解決孩子的嫉妒心理。

相反, 父母應該對孩子一些積極的行為進行鼓勵。 責備只會更加煽動孩子心裡的更消極感情,

Advertisiment
如侵略和憤怒, 而後可能將這些消極情緒表達給其他其他小朋友。 父母可以同孩子一起到外面去, 或者自己的社區裡找一些樂趣, 把球扔給狗一起玩, 或者一起跳繩子。 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釋放消極的情緒。

步驟4:用友情磨去嫉妒

父母可以讓孩子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 直到孩子的嫉妒心理消失。 有父母的努力, 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那麼孩子也能感覺到被愛和重視, 嫉妒的負面情緒應該會更快的消失, 孩子會回到自己陽光和快樂的世界裡。

步驟5:對於孩子的嫉妒要有正確的理解

小孩子的思想是很單純的, 之所以看到媽媽抱了一下別的寶寶就哭鬧, 是因為他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

Advertisiment
類似這樣的嫉妒所反映出來的不是道德敗壞、品行低下, 而是孩子對媽媽的愛, 是一種本能。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也不要責駡, 而是要想辦法正確引導。

步驟6:要正視孩子的情感

當孩子對於你關心其他小弟弟、小妹妹多一些而表現出憤怒的時候, 你不要大聲呵斥他, 更不要說"你真是個壞孩子""這麼不懂事"這一類會傷害孩子的話, 而應該溫柔地告訴他:"弟弟妹妹還小, 需要照顧, 但是媽媽更愛你, 只是現在要暫時請你當個小大人, 等一會兒媽媽就來陪你玩, 好嗎?"明確告訴他在大人心中的分量並沒有因為其他孩子有所改變, 並且要讓他學會愛、照顧其他的孩子。

步驟7:要把握分寸

儘管孩子的嫉妒並不是道德問題,

Advertisiment
但家長也不能因此就不重視甚至忽視了顧及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裡來了小客人, 父母對於他們的態度不要過於熱絡, 不可為了盡地主之誼而有著明顯的厚此薄彼。 孩子也是很敏感的, 尤其在對待父母關愛這一方面, 有時候或許大人是無心的, 但孩子卻都放在了心上。 在招呼小客人的同時, 也要注意把自己的孩子也包括在內。

步驟8:要充分關心孩子

如果孩子頻頻有嫉妒情緒流露出來, 這就是在提醒家長們該思考一下, 是不是對孩子的關注和愛護太少了, 以至於讓孩子時常產生"爸媽是不是不愛我了"這樣的錯覺。 對於小孩子來說, 父母的關愛就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來源。 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

Advertisiment
他們的失落感和不安感就會減少許多。

步驟9:幫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優勢

有時候嫉妒和羡慕僅僅只是一線之隔, 當孩子看到別人有漂亮的裙子, 想著"真是一條漂亮的裙子啊!如果我也有, 那該多好啊", 這就是羡慕;如果想的是"為什麼她有這樣的裙子, 我卻沒有, 我不管, 我也要", 這就變成嫉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比如在剪紙方面有天賦, 比如身體的協調性很好等等。 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能讓別的孩子羡慕的地方。

步驟10:正確利用嫉妒

嫉妒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利用得當, 完全可以變成激勵孩子的動力。 因為有嫉妒心的孩子, 說明他也有很強的自尊心。 如果看到別的孩子比自己好, 心裡一定會有股子不服氣。家長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數落他,說"你真沒用""你看看誰誰,比你強多了"這一類的話,也許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這種措辭很明顯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要做的應該鼓勵孩子積極進取,與小朋友們良性競爭,告訴他只要盡力付出了就已經收穫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時刻對孩子說"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潛力",而不是一味地潑冷水。只有這樣,孩子的負面情緒才能夠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溫馨提示:

家長不能為了平復孩子的嫉妒心理,就給孩子們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相反,可以用你的行動告訴孩子,愛和被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給孩子更多的愛,告訴孩子有很多朋友是件非常棒的事情。

心裡一定會有股子不服氣。家長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數落他,說"你真沒用""你看看誰誰,比你強多了"這一類的話,也許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這種措辭很明顯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要做的應該鼓勵孩子積極進取,與小朋友們良性競爭,告訴他只要盡力付出了就已經收穫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時刻對孩子說"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潛力",而不是一味地潑冷水。只有這樣,孩子的負面情緒才能夠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溫馨提示:

家長不能為了平復孩子的嫉妒心理,就給孩子們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相反,可以用你的行動告訴孩子,愛和被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給孩子更多的愛,告訴孩子有很多朋友是件非常棒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