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孩子從小設定好邊界,對孩子的人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都需要用心去把握一個度, 一方面要避免寵溺無度, 讓孩子變得自私、任性、缺乏教養, 一方面要避免管教過度, 讓孩子被管教得膽怯、缺乏生氣。 因此, 瞭解並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設定必要的規則和行為邊界, 適當地進行引導, 可以說是家長的必修課。 如果你設定的邊界是孩子樂於接受的, 孩子就會是快樂而自律、自信的。

無條件的愛:0-12個月(及更大的孩子)

對於嬰兒期的寶寶來說, 及時回應他的需求不會讓他有過分要求或是“被寵壞”。 盡可能多地給孩子愛與關注, 會幫他成為一個適應力強、教養好的人。

Advertisiment
這種無條件的愛與關注會幫助寶寶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感, 而這種信任意味著寶寶的安全感最終會變得越來越多, 而焦慮則會相應地越來越少。 有了這種信任, 等到你需要設定界限和制定規則的時候, 他即便受到了批評或懲罰, 也能明白你是愛他的。

不過, 當寶寶學會坐、學會爬之後, 對世界一無所知而充滿好奇的他很可能會做“錯”事, 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

轉移注意力:6-18個月

小寶寶是十足的行動派, 他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他不會有意地做你不喜歡的事, 但很可能會惹得你非常火大。 當他觸碰危險的東西時或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先把危險物品拿走或把寶寶帶走, 然後給他一個安全的、不太髒的、破壞性小的替代品,

Advertisiment
並把你正在做的事情解釋給寶寶聽, 哪怕他還太小不能真正明白。 你是在給他上一堂規則基礎課, 告訴他某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必要時你會不允許他那麼做。

學爬的寶寶用手和嘴去探索世界, 準備一些牙膠和可以咬的玩具, 當他啃咬不衛生的東西或試圖觸摸危險物品時, 用這些東西替代並轉移他的注意力。

合理約束好奇心:14-24個月

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發展良好, 寶寶就會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 需要堅持的原則是:確保寶寶能夠在家中進行最大限度的自由探索;可以使廚房變得有趣而安全, 並向他開放;準備一些特別的玩具和其他物品, 但不要讓他隨意拿到,

Advertisiment
在他看起來感到無聊或想要找些事做的時候再拿給他。

如果寶寶向你表達請求並希望你分享他的熱情的時候, 要給予他熱情而讚賞的回應, 要在任何可能的時候為他提供相關的資訊和想法, 以此培養他的興趣。 採取何種形式不重要, 重要的是讓他明白你的態度:你贊同他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熱愛學習和探索。 你可以帶他出門或去購物中心或者任何其他地方, 從事一些與家裡不同的活動作為補充。 對這一時期的寶寶來說, 這兩件事是你應當避免的:大量剝奪他與你在一起的時間;經常讓他長時間感到無聊。

可能早在13個月時, 也可能到18個月時, 當他能夠明顯表現出他的自我意識的時候, 違拗症就會出現。

Advertisiment
蹣跚學步的寶寶會對自己的能力範圍和權力邊界充滿興趣, 任何使他感受到自我力量的行為都會令他著迷。 他會挑戰你的權威, 故意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 即便你想轉移注意力也不行。 因此, 面對這一時期的寶寶, 你必須讓他明白你的權威:讓他明白, 不管你多麼愛他, 一旦你堅決說“不”, 不論他在做什麼, 都不能再繼續。 如果你因為寶寶的眼淚而向他投降, 儘管能夠避免當時的不愉快, 但是從長期來看, 情況會變得更糟。 何時實施權威, 阻止他的行動呢?你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他現在8歲, 我會讓他這樣做嗎?”如果你的答案是“不”, 那就要阻止他。

如果他一再犯錯, 可以做好事先的約定, 使用“隔離法”來予以懲罰,

Advertisiment
即如果他有意犯錯, 就要和最親近的家人分開一段時間。 這種懲罰避免了責打的方式, 又能讓他體驗到你的權威。

培養內心的力量:24-36個月

2歲的寶寶有了比較穩定的人格特徵, 開始對同齡人產生興趣, 出現初步的社會交往。 他會較少出現發脾氣、違拗的現象, 但多數時候都還是自我中心的。 他不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因而更容易遭受挫折。

早在寶寶17-20個月大時, 由於他使用的詞彙量開始增加, 當你看到他遭遇挫折時, 要幫他養成“說出來”的習慣。 你需要幫助他培養良好的社會能力, 均衡發展自己的興趣, 避免他過分地黏著父母。 等2歲多的寶寶遇到挫折時, 他會向你傾訴, 這時你要用心去傾聽, 接納他的情緒, 幫助他解決問題。

自律、自信,又懂得如何面對挫折的寶寶,會成長為快樂、有幽默感、興趣廣泛、主動積極的孩子。

幫助他解決問題。

自律、自信,又懂得如何面對挫折的寶寶,會成長為快樂、有幽默感、興趣廣泛、主動積極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