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孩子除去嫉妒的“腫瘤”

小剛放學回來, 一進家門, 就沖著媽媽喊:“媽媽, 現在當班幹部的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會討好老師嗎?”

媽媽問:“怎麼了, 這麼大的火氣?”

小剛說:“我們班這次競選出來的都是那樣的孩子。 而我比他們能力強, 學習也比他們好, 竟然沒有被選上, 真是太鬱悶了。 ”

媽媽說:“噢, 是這樣。 那你嫉妒他們嗎?”

小剛有點委屈地說:“媽媽, 你知道我也挺想擁有這個機會的, 我也為此付出了很多, 可沒想到是這個結果。 ”

媽媽安撫孩子:“媽媽理解你的感受, 付出而沒有收穫的確是件令人很沮喪的事。 但是, 我們在這說氣話是沒用的。

Advertisiment
孩子, 好好想一想那些被選上的人身上有什麼你沒有的長處, 我們再努力一下, 下次一定行的。 ”

小剛說:“除了會拍老師馬屁, 他們還會和同學打成一片。 ”

媽媽說:“等一下, 孩子你是不是光為了學習, 為了競選, 忽視了和同學的關係?要知道任何同學都願意選那些樂意幫助別人值得大家信任的人做班幹部。 ”

小剛:“媽媽, 你猜對了。 我回來的路上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好媽媽, 謝謝你, 我一定會再努力, 不會讓媽媽失望的。 ”

希臘的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嫉妒是一種十分自然的反應, 每個孩子都會有嫉妒, 孩子的嫉妒心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有反應, 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極多, 在許多情況下, 這種嫉妒會達到折磨人的程度。 ”

嫉妒心的產生,

Advertisiment
與人最關心的事物相聯繫, 因年齡而異, 因人而異。 孩子們之間的嫉妒常常反映在以下問題上。

因別人學習好而嫉妒。

因別人受表揚而嫉妒。

因別人受到老師重視或與老師關係好而嫉妒。

因同學之間的親疏而嫉妒。

因別人有較好的衣服、文具等而嫉妒。

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情緒表現。 嫉妒之心, 人皆有之, 孩子也不例外。 我們常看到兩三歲的孩子看到媽媽抱起別人家的孩子, 他就會很快地跑過去, 叩叩人家的頭, 或抓人家的腳, 想把那個孩子支開, 並且會立即要求媽媽抱自己。 雖說嫉妒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 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採取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態度。 因為經常的嫉妒反應, 會演變為人格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 孩子嫉妒心過強, 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產生諸多不良情緒, 不僅影響進步, 而且對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孩子產生嫉妒心理, 還有多種情況, 上面幾種是常見的。 那麼, 如何進行引導教育呢?

第一, 給孩子講清嫉妒的危害。

嫉妒有兩方面最大的危害:一是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 嫉妒的物件越多, 關係冷淡的物件越多, 就給人際交往帶來越大的妨害;二是造成個人的內心痛苦。 法國文學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為痛苦, 因為別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 都將使他痛苦萬分。 ”

第二, 説明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金無足赤, 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也有自己的不足。 作為父母,

Advertisiment
不但要正確地認識孩子, 還要説明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第三, 培養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給孩子客觀地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培養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不僅能使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正確地對待別人, 還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較好的發展。 平時, 家長要有意識地設置環境, 創造氛圍, 讓孩子從日常的生活中學會分析思考, 懂得做人做事。

第四, 培養孩子博大的胸懷。

在孩子面前, 對獲得成功的人多加讚美, 並熱情鼓勵孩子虛心學習他人長處, 積極支持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別人, 戰勝自己, 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當的發洩。 對遭到不幸的人給予同情, 不可縱容孩子幸災樂禍, 以助長孩子的嫉妒心理。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挫折, 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認真的理性分析, 幫助孩子找到失敗的原因, 支持孩子再做努力, 決不可讓孩子怨天尤人, 垂頭喪氣, 一蹶不振。 要使孩子經得起任何風吹浪打, 對別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興, 對他人的不幸給予深切的同情, 對自己的失敗具有再努力取得成功的信心。

第五,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 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產生嫉妒心。 對這類孩子來說, 家長的愛、讚揚和理解是醫治自卑, 進而克服嫉妒的良藥妙方, 是撲滅嫉妒之火最好的“滅火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