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寶寶跨越“沉默”的界線

寶寶的氣質類型不同, 行為表現也會不同。 有的寶寶很愛表現、願意主動交往;有的寶寶則在交往中很被動、表現得也很膽怯。 當然, 也有的寶寶他們總是沉默著。

案例介紹:沉默的歡歡

歡歡是一位小男生, 他總是面無表情。 大家有開心的事大笑時, 他也只是淡淡一笑, 而且笑容馬上消失;老師叫他的名字時, 他也只是看一眼, 哪怕喊他好幾次, 他也還是站在原地不動, 遠遠地看著你, 讓老師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叫錯名字了。 老師需要再大叫一聲, 他才慢吞吞地走過來, 沒表情地看著老師。 小朋友們也慢慢習慣了他的這種“與眾不同”。

Advertisiment

現在, 在幼稚園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共同努力下, 歡歡的進步很大。 但當老師要求寶寶統一做事情時, 歡歡依然會用眼神一直看著老師, 整個人還是有點游離於集體之外, 也就是說, 歡歡現在還是不夠融入集體。

專家分析:

很明顯, 歡歡這樣的狀態不利於他將來的學習、生活。 相信歡歡這樣的表現一定有它形成的原因, 瞭解它的成因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 都會將寶寶的問題歸結為遺傳因素。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 一個人的性格是後天形成的, 遺傳只占20%, 環境占30%, 教育占了50%, 所以, 更重要的還是要強調環境和教育的功能。

老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説明歡歡調整狀態,

Advertisiment
同時歡歡需要友情的陪伴。 以歡歡的個性特點來看, 他還做不到主動、積極地尋求交往。 歡歡需要暫時通過外力來幫他融於集體。

家園共育——策略指導

給老師的建議:

爭取幼稚園老師的配合, 老師應多與歡歡接觸, 並由老師帶動其他小朋友與歡歡一起遊戲, 目的是説明歡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同伴關係。

具體實施辦法:

1.讓大家認識歡歡, 開展 “自我介紹”的活動。

2.在集體中為歡歡過生日, 讓歡歡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尋求集體幫助。 給小朋友們說說歡歡的苦惱, 讓大家為歡歡想辦法, 並用文字記錄下來。

4.多多給予歡歡鼓勵和肯定, 例如上課回答問題後請大家為歡歡鼓掌。

5.要求☆禁☆歡歡上課時坐中間, 不要總是躲在角落處。

Advertisiment

6.請一位活波的小朋友做歡歡的夥伴搭檔。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針對歡歡的情況, 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要做到以下兩點:

1.儘量多抽時間陪伴歡歡, 0~6歲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期, 好的親子關係也會促進寶寶良好性格的發展。

2.多帶歡歡接觸外界, 包括自然和社會。

沉默寶寶的指導建議

1.給予寶寶愛的環境——南風效應。

膽小的寶寶總是很怯弱的, 所以當寶寶膽怯的時候, 關懷、鼓勵最重要, 這就是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 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 行人因為害怕寒冷, 所以裹緊了大衣;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暖風, 行人覺得很溫暖, 便解開了大衣, 因而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南風效應”。 )

家長總希望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少犯錯或不犯錯,

Advertisiment
但是寶寶處在成長的階段, 有瑕疵是正常的。 特別是在寶寶膽怯的時候, 爸爸媽媽對待困難的正確態度很重要。

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 與其費盡周折地說教, 甚至是打罵, 還不如多多地誇獎寶寶, 教育寶寶時多些“人情味”, 不能總盯著寶寶的缺點、批評寶寶的不足, 而是應該多誇獎寶寶的長處, 讓寶寶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從而激發寶寶的上進心。

2.善用寶寶的模仿力——模仿效應。

在寶寶的世界裡, 每時每刻都在模仿, 每個人都會成為他的模仿物件:爸爸、媽媽、小朋友、老師、社會、大自然……可以說, 寶寶就是通過模仿而成長的, 這也叫做窩蜂效應。 正如古希臘哲人亞裡斯多德認為的那樣,

Advertisiment
模仿是人的一種自然傾向, 是人的本能之一。 寶寶通過模仿之後的融合和超越成長起來, 因而模仿物件的品質對寶寶的成長更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本質並非照本宣科, 更多的是常伴寶寶身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習慣, 潛移默化中不斷地傳遞給寶寶。 所以建議歡歡爸爸媽媽做好榜樣示範。

3.讓寶寶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改宗效應。

擅長提建議的人總比沒有建議的人更容易受人歡迎。 人有主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而優柔寡斷、易受暗示則是一種不健全的性格。 沒主見的寶寶、獨生子女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然而過度關注同時會引發寶寶的關注焦慮, 這樣很容易養成寶寶的冷漠心態和缺乏主見的個性。 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讓歡歡適當地感受一些沒有主見的危害,並多多給予歡歡“自己做主”的機會,充分信任歡歡,大膽放手讓歡歡去安排一些事情,這樣,歡歡慢慢地就會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從而增強信心。

4.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意思是說人容易對第一次表揚或挨批印象深刻,後面的則比較模糊。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好好地利用首因效應,對於歡歡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地肯定,而對於一些不好的行為也要及時地寬容並教給歡歡正確的做法,從而觸動寶寶的心靈,走向進步。

5.自信讓寶寶的路越走越長——杜根定律。

美國職業橄欖球聯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

雖說爸爸媽媽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自信、心態陽光,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然而,一旦走入現實生活,爸爸媽媽還是會有意無意地說出打擊寶寶自信心的話。

其實,在生命之初,寶寶都是通過身邊人尤其是爸爸媽媽對他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年幼無知的寶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幹什麼,他需要身邊最重要的人特別是爸爸媽媽對他的肯定。如果寶寶看到自己在爸爸媽媽眼中是那樣的好,自然會勇氣十足做得很好;如果總是遭到否定與評判,自然覺得自己很無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於是只會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氣和自信。

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要無條件地接納歡歡的一切,用鼓勵、尊重、引導的方式,讓歡歡有信心和勇氣乘風破浪前進。

6條延伸育兒建議

1.主動親近和關心寶寶。

經常和寶寶一起遊戲或活動,讓寶寶感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2.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寶寶體會交往的樂趣。如:

利用走親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機,鼓勵寶寶與他人接觸和交談。

鼓勵寶寶參加小朋友的遊戲,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家裡應多為寶寶提供自由交往和遊戲的機會,鼓勵寶寶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3.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寶寶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如:

當寶寶不知怎樣加入同伴遊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可以建議寶寶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遊戲等等。

對寶寶與別人分享玩具、圖書等行為給予肯定,讓寶寶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高興和滿足。

當寶寶與同伴發生矛盾或衝突時,指導寶寶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

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結合寶寶的交往經驗,和寶寶討論什麼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想要得到別人的接納應該怎樣做。

4.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寶寶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如:

寶寶有爭搶玩具等不友好行為時,引導寶寶想想“假如你是那個小朋友,你有什麼感受”?讓寶寶學習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和寶寶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5.關注寶寶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寶寶,使寶寶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對寶寶好的行為表現多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肯定和表揚,讓寶寶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有所認識並感到滿足和自豪。

不要拿寶寶的不足與其他寶寶的優點作比較。

6.鼓勵寶寶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與寶寶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的意見,即使寶寶的意見與成人不同,大人也要認真傾聽,接受他的合理要求。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援寶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寶寶實現自己的想法。

寶寶自己的事情儘量放手讓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也應鼓勵並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寶寶在做事中樹立自尊和自信。

鼓勵寶寶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感受經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

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讓歡歡適當地感受一些沒有主見的危害,並多多給予歡歡“自己做主”的機會,充分信任歡歡,大膽放手讓歡歡去安排一些事情,這樣,歡歡慢慢地就會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從而增強信心。

4.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意思是說人容易對第一次表揚或挨批印象深刻,後面的則比較模糊。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好好地利用首因效應,對於歡歡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地肯定,而對於一些不好的行為也要及時地寬容並教給歡歡正確的做法,從而觸動寶寶的心靈,走向進步。

5.自信讓寶寶的路越走越長——杜根定律。

美國職業橄欖球聯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

雖說爸爸媽媽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自信、心態陽光,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然而,一旦走入現實生活,爸爸媽媽還是會有意無意地說出打擊寶寶自信心的話。

其實,在生命之初,寶寶都是通過身邊人尤其是爸爸媽媽對他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年幼無知的寶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幹什麼,他需要身邊最重要的人特別是爸爸媽媽對他的肯定。如果寶寶看到自己在爸爸媽媽眼中是那樣的好,自然會勇氣十足做得很好;如果總是遭到否定與評判,自然覺得自己很無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於是只會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氣和自信。

所以,建議歡歡的爸爸媽媽要無條件地接納歡歡的一切,用鼓勵、尊重、引導的方式,讓歡歡有信心和勇氣乘風破浪前進。

6條延伸育兒建議

1.主動親近和關心寶寶。

經常和寶寶一起遊戲或活動,讓寶寶感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2.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寶寶體會交往的樂趣。如:

利用走親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機,鼓勵寶寶與他人接觸和交談。

鼓勵寶寶參加小朋友的遊戲,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家裡應多為寶寶提供自由交往和遊戲的機會,鼓勵寶寶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3.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寶寶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如:

當寶寶不知怎樣加入同伴遊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可以建議寶寶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遊戲等等。

對寶寶與別人分享玩具、圖書等行為給予肯定,讓寶寶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高興和滿足。

當寶寶與同伴發生矛盾或衝突時,指導寶寶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

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結合寶寶的交往經驗,和寶寶討論什麼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想要得到別人的接納應該怎樣做。

4.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寶寶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如:

寶寶有爭搶玩具等不友好行為時,引導寶寶想想“假如你是那個小朋友,你有什麼感受”?讓寶寶學習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和寶寶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5.關注寶寶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寶寶,使寶寶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對寶寶好的行為表現多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肯定和表揚,讓寶寶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有所認識並感到滿足和自豪。

不要拿寶寶的不足與其他寶寶的優點作比較。

6.鼓勵寶寶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與寶寶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的意見,即使寶寶的意見與成人不同,大人也要認真傾聽,接受他的合理要求。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援寶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寶寶實現自己的想法。

寶寶自己的事情儘量放手讓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也應鼓勵並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寶寶在做事中樹立自尊和自信。

鼓勵寶寶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感受經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