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寶寶輕鬆渡過“精神斷奶期”

如果把斷奶比作孩子的第一次生理斷奶的話, 那麼, 入園可以看作是孩子人生的第二次“精神斷奶”,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渡過這段“精神斷奶期”, 讓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需要提醒你的是, 寶寶入園準備不是說明天入園今天準備這樣一蹴而就, 入園準備是一件需要你在寶寶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的事情。


幫寶寶輕鬆渡過“精神斷奶期”

寶寶入園準備“四步走”

一、提前熟悉幼稚園環境

入園前, 家長可以先帶寶寶到幼稚園裡轉一轉, 提前熟悉一下環境, 可以帶寶寶去屋裡的玩具、睡覺的小床、洗手和入廁的地方……再帶寶寶去操場走走、玩玩,

Advertisiment
看看花草、玩玩大型器械等等, 同時讓寶寶觀看幼稚園的小朋友上課和玩耍。 注意回家後, 儘量用積極的口吻談論幼稚園, 包括園內設施、老師、小朋友等。 如果你感覺到有些東西是寶寶特別擔心的, 一定要用輕鬆的口氣讓寶寶放下心來。

二、入園前培養社交能力

在家裡, 寶寶得到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的呵護, 這種關係是不平等的, 寶寶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因此, 多提供寶寶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機會, 即使發生像搶玩具這樣的爭執, 也儘量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 家長可以進行引導, 讓寶寶學會與人分享, 並逐漸體會和同齡小夥伴在一起玩的樂趣。 如果你能在寶寶上幼稚園之前,

Advertisiment
就教他分享和輪流的概念, 那他入園後就不會覺得幼稚園太可怕。

三、培養寶寶生活自理能力

讓寶寶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 是適應幼稚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 如培養寶寶自己使用勺子進餐, 不用大人喂。 讓寶寶練習自己穿脫簡單的衣服, 從沒有扣子的套頭衫開始, 然後到開身衣物, 再到練習系扣子。 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教會他們怎麼擦屁股。 引導寶寶學會尋求大人的幫助, 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時候請老師幫忙, 在一個集體環境中, 會說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幫助。

四、提前學會守規則

進了幼稚園, 寶寶就要開始過集體生活, 對於一些頑皮的寶寶來說, 提前熟悉幼稚園的規則也是很重要的。 爸爸媽媽可以先和老師溝通,

Advertisiment
瞭解幼稚園的一些規則, 然後對寶寶進行引導, 告訴寶寶什麼是可以做, 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延伸閱讀:寶寶入園前的物品準備

寶寶入園, 相信媽媽們都有很多顧慮和擔心。 事實上, 媽媽們的焦慮很容易感染到寶寶, 甚至會成為孩子不愛上幼稚園的誘因。 那麼, 媽媽們應該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呢?


幫寶寶輕鬆渡過“精神斷奶期”

家長做到“三個不”

一、不要胡亂猜測

孩子是很容易受到家長負面情緒的影響,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 比如有的家長會問孩子“是不是不喜歡吃幼稚園的飯呀?”“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你了呀?”這些負面的引導會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幼稚園的負面理解上,

Advertisiment
幾天下來孩子就會不喜歡上幼稚園, 家長應更多的正性引導孩子, 比如跟孩子說“今天幼稚園又玩什麼新玩具了呀?”“老師給你講什麼好聽的故事啦?”這樣讓孩子對幼稚園產生美好的印象和留戀, 能夠激發孩子上幼稚園的願望。 家長的擔心很正常, 但一定要理智的對待。

二、不能“心太軟”

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 都會遭遇孩子哭鬧, 大人心疼落淚的情景。 這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 如果任由孩子哭鬧而終止去幼稚園, 這樣你在不自覺中就在延長那個本身應該只有2個星期的過程, 得不償失。 其實, 有些孩子會在大人走後, 與老師很快融合, 如果大人始終黏著孩子, 孩子反而哭鬧得更厲害。 同時, 家長要給孩子講道理,

Advertisiment
告訴他們去幼稚園的必要性, 一段時候的調整後, 孩子會很好地適應。

三、不要“粘粘糊糊”

有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表現的太依依不捨, 一會親一下, 一會抱一抱, 就是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 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 使老師的安慰穩定工作失效。 家長應該按照幼稚園的規定準時離開, 這種明確的態度更能給寶寶自信心, 讓他們更願意在幼稚園裡生活。

搖籃媽媽們的成功入園經
寶寶入園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們的一大難題,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們縮短入園不適的時間呢?快來看看搖籃媽媽們的成功入園經驗吧, 看看她們的寶寶是如何渡過入園適應階段的, 也許會對你會有些幫助。
網友神奇的迷彩:放開孩子的小手


網友小月兒abc:寶寶要入園媽媽先過關

網友zm2009:給孩子時間去適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