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偏低吃什麼好

生理性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1、新生兒:嬰兒從出生3個月起到15歲以前的兒童, 因身體發育較快, 造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相對生成不足, 因而致使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2、孕婦在妊娠的中後期因血漿容量增加, 導致血液被稀釋以及老年人因為骨髓造血機能減低, 會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減少。 病理性血紅蛋白濃度偏低血紅蛋白濃度偏低的原因有哪些1、感染、炎症、惡性腫瘤、尿毒癥、肝病、風濕性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造成或伴發的貧血, 致使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2、缺鐵性貧血,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等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造成的貧血,
Advertisiment
致使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3、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引起的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4、急性失血, 大手術後都是造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的因素, 致使血紅蛋白濃度偏低的原因。 血紅蛋白偏低吃什麼好1、大棗補血中醫歷來認為大棗是補血佳品, 這裡所說的大棗實際上是幹棗。 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 能促進鐵的吸收, 對改善貧血有益。 而幹棗中的維生素C損失較多, 比鮮棗中的含量少90%以上。 同時, 大棗雖然含有鐵質, 但含量並不高。 由此看來, 食用幹棗達不到補血的目的。 其實, 中醫所說的“補血”指的是“補氣血”而不是糾正貧血。 有些人儘管化驗不貧血, 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
Advertisiment
中醫辨證就屬於氣血虛, 吃大棗能改善症狀, 調理身體。 2、菠菜補血菠菜中的鐵含量不高, 僅有鴨血的1/10, 而且吸收率很低, 只有2%左右, 也僅僅達到鴨血的1/10, 通過吃菠菜補充鐵質效果不理想。 但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 准媽媽補充有利於胎寶寶的健康。 3、蛋奶補鐵蛋類和奶類也不是鐵的良好來源。 蛋類鐵含量不高, 又因為含有卵黃高磷蛋白, 會干擾鐵質的吸收, 吸收率僅為3%, 所以吃蛋類補鐵效果不佳。 奶類是“貧鐵”食物, 鐵含量非常低, 而且吸收率也不高。 4、黑木耳補鐵幹制的黑木耳鐵含量的確非常高, 甚至超過鴨血的3倍。 可是准媽媽在吃黑木耳時, 需要先經過水發, 這樣黑木耳的重量會增加6~8倍,
Advertisiment
相當於鐵含量減低到原來的1/8~1/6, 含鐵高的優勢幾乎沒有了, 而且還有吸收率低的問題。 5、胡蘿蔔胡蘿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 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 用胡蘿蔔煮湯, 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蔔, 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蔔榨汁, 加入積安堂棗花蜂蜜當飲料喝。 6、蜂蜜蜂蜜可以營養心肌並改善心肌的代謝功能, 使血紅蛋白增加、心血管舒張, 防止血液凝集, 保證冠狀血管的血液迴圈正常。 據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 深色的蜂蜜是人體細胞最好的捍衛士, 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且能保護細胞的物質, 這種物質對淨化血液大有好處, 還能預防心臟、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
Advertisiment
用法:每天早晚各飲一杯積安堂棗花蜂蜜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