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平時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現在的家庭結構多以獨生子女為主, 家裡沒有兄弟姐妹搶吃搶穿, 搶著誰比誰的成績好, 可以說是很幸運的一代人。 但在幸運的背後也是一種不易被人察覺的孤單, 家裡沒有玩伴孩子長時間處在一個人玩, 時間久了就會養成孤僻的性格。 因此孩子在進入幼稚園的時候, 就意味著孩子從一個人的世界進入到了一個集體內。 很多孩子不太適應這種集體生活, 在集體中往往會表現出怯懦、孤僻的一面, 長期下去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 因此,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孩子多與人接觸,

Advertisiment
多參加集體活動。

一、 要為孩子創造共同活動、共同體驗的環境。 可以通過提供必要的玩具、遊戲材料、空間與時間, 讓孩子與親朋鄰里間的孩子遊戲交往, 鼓勵他們參與社會及幼稚園組織的各種類型的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可以利用節日遊園、郊遊踏青、參觀遊覽、走親訪友、演出比賽等機會, 有意識地安排孩子與集體頻繁接觸, 增進孩子對集體活動的認識與瞭解, 提高孩子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 利用同伴間的交往對幼兒進行分享行為的培養。 當孩子獲得了分享認知, 產生了分享情感後, 是否就能擺脫自我中心, 有了分享行為呢?由於幼兒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 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 所以表現出來的分享行為較不穩定;有的孩子則當著老師的面願意與人互換玩具,

Advertisiment
而老師一走, 他就搶回了自己的玩具, 可以說時一種假分享行為, 他在與同伴交往中仍難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皮亞傑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衝突是兒童發展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 是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 ”

因此, 作為老師, 我們還是應儘量多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的機會, 鼓勵個別幼兒參與集體活動, 啟發他們互相交流、磋商、協調, 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 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 教師適當培養孩子進行合作。 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 首先要求他們應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

Advertisiment
使他們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 形成換位元意識, 從而克服以我為中心, 養成與人合作, 共用的品質。

三、 幫助孩子建立友情, 培養合作能力。 平時家庭可以開展合作遊戲。 比如“兩人三足”;賽跑、下棋等, 讓孩子懂得有些事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好;也可讓孩子自己找朋友, 從跟他喜歡的夥伴共同參與逐步過渡到大家共同活動, 用同伴的熱情與積極性☆禁☆感染孩子, 影響帶動孩子。 另外, 在集體活動中要給孩子提出具體要求, 分配具體任務, 活動專案也應該利於孩子間合作。

總結:現在是一個商業性的社會, 而要想在這個商業性的社會上有一席立錐之地, 單靠個人的單打獨鬥已經是不可能了。 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Advertisiment
才能良好的將事業發展起來, 由此可知人與人的交際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因此,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孩子交際能力的提高, 平時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讓他學會與人合作互動,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交際能力, 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