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輕媽媽:不要充當孩子的醫生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經常可以碰到這種情形:孩子傷風感冒、鬧肚子, 有些母親就自行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由於劑量沒把握住, 造成孩子體內菌群失調, 體質每況愈下。 孩子肚子疼, 有的母親便用去揉摩, 結果造成腸套疊加劇, 或闌尾膿點穿孔。 還有些母親經常在孩子長皮疹時給抹膚輕鬆, 造成孩子皮質改變或體內激素失衡。 也有些母親強令孩子吃補藥, 結果是與願違, 越補孩子體質越差。

年輕的媽媽擅自充當孩子的醫生, 其主要原因:一是過分溺愛孩子, 總想處處呵護孩子, 即使孩子生了病, 也認為自己有能力診治,

Advertisiment
特別是那些自以為懂得醫藥常識的媽媽, 更是自告奮勇地充當起初診醫生, 孰不知那點有限的醫藥常識根本不能應付兒童複雜的疾病。 二是生活節奏加快, 孩子病了, 家長圖方便在市場購藥為孩子治療, 尤其在偶爾獲得成功後, 更堅定了充當醫生的信心。 三是因為醫藥費用過高, 由於節約考慮, 一些母親不想把患“小病”的孩子送醫院, 而在自行診治中, 很可能失去治療機會, 小病變大病。 由此可見, 孩子一旦有病, 還是請醫生或到醫院治療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