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年齡不同 寶寶的社交圈如何建立?

一些寶寶性格開朗, 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 也會主動邀請別人來玩。 但是一部分寶寶生性孤僻, 膽小, 只想著自己一個人, 一到陌生環境就會害怕。 許多家長覺得沒關係, 年齡大了自然就好了。 可是, 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我們叫它“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

大部分寶寶在陌生的環境或意外情況下, 都會產生害怕的感覺。 也可能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有的寶寶適應環境後就會變好, 然後會主動提升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 但是一些寶寶長時間以後還是會害怕, 就容易發展成社交敏感症, 還會形成社交恐懼症。

Advertisiment

尋找對策

1-2歲:增加寶寶社交機會

勤帶寶寶到親朋好友家拜訪, 參加各種集體活動, 多與小朋友交往、玩耍, 增加交往機會, 然後讓寶寶在和別人一起玩的時候多多表現自己。 基本上, 1歲左右的寶寶就很想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 比如他們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 會用手指指他, 有的寶寶還會朝別的小朋友叫。

育兒專家這樣說, 在寶寶和別人爭奪東西的時候, 就算是他社交的開始, 這一舉動表示, 寶寶玩的時候開始注意別人, 然後也看到別人的玩具了。 所以, 爸爸媽媽不要看到爭奪就阻止, 反而要給他們創造機會。 媽媽可以教導寶寶和小夥伴互相交換玩具。

交換玩具, 會讓寶寶感受到就算沒有玩具也沒關係的, 和小朋友分享並沒有什麼損失;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這件事情,

Advertisiment
告訴寶寶如果想要一件東西, 他應該怎麼說。 在寶寶學會說“我要這個”之前, 或許只是簡單地指著。 要是小夥伴不把玩具給他, 媽媽可以逗逗寶寶:“別人不同意呢, 寶寶怎麼辦?”可以讓寶寶自己想想辦法。

2-3歲:遊戲和童話的啟發

拿寶寶平時喜愛的布偶玩角色遊戲, 可以讓寶寶瞭解到一些生活情景, 增加寶寶的社交經驗, 也可以和寶寶多交流。 要是寶寶和小夥伴發生爭執, 在可控範圍內, 就不要去阻止。 可以用之前講過的故事啟發他:比如故事裡的小白兔和小松鼠發生爭吵後, 是如何化解矛盾的等等。

3歲左右:培養寶寶的情商

有趣的故事, 更加讓寶寶瞭解到裡面蘊含的哲理,

Advertisiment
同樣也可以培養寶寶的情商, 能夠説明寶寶分辨和識別他人的表情, 這樣有助於他交往, 為以後打交道奠定基礎。

但是, 寶寶和別的寶寶一起做遊戲, 他會察覺到有些人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每一個夥伴都有獨特的性格, 然後寶寶就願意和他想法一樣的人玩耍, 並開始和他們發展友誼。 在這個階段裡面, 寶寶會知道他想和什麼樣的人一起玩。

4-5歲:提高寶寶表達能力

口齒伶俐的寶寶朋友會更多, 我們可以引導寶寶多說話。 當然, 3歲以下的寶寶, 社交還是要大人協助, 可以讓好朋友的寶寶來家裡玩。

和其他小夥伴玩耍, 可以幫助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他和小夥伴打架時, 可以主動和寶寶溝通一下。 爸爸媽媽要站在寶寶的角度想問題,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知道打架不是表達感受的好辦法。

接著, 引導寶寶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要是寶寶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最好讓寶寶學會道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