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幸福感——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對於孩子來說, 幸福不是你送的玩具, 也不是你給他買的一櫃子衣服。 事實上,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都需要依次建立兩個幸福感:“首要幸福感”或“次要幸福感”。 首要幸福感, 指的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完全確證, 是明確地、毫無疑問地堅信, 父母永遠無條件地愛自己。 這個幸福感的完全建立是在3歲左右。 3歲之前, 孩子需要父母經常向自己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愛。 首要幸福感一旦確立, 終生不會動搖, 孩子也開始走向獨立。
次要幸福感, 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取的快樂, 如, 搭積木、過家家、拉小提琴等。

Advertisiment
首要幸福感牢固的孩子, 內心的快樂不會受到日常生活高低起伏的左右。 遇到挫敗時, 不會喪失自信心, 不會一蹶不振。 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 次要幸福感也很難健全。 他們內心的快樂, 過度依賴於外在的“成就”:是否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食品、老師是不是喜歡我等。
因此, 父母要隨時隨地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 做個永遠快快樂樂的孩子。 父母別忘了每天都要把“幸福感”這份禮物送給孩子, 在送的過程中, 你必須掌握一些技巧。
讓孩子無拘無束。 不受時間限制地去捉螢火蟲兒、堆雪人、看蜘蛛織網, 都能給孩子帶來生命的驚歎, 啟發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爸爸媽媽為什麼不放下你手中的活, 從排得滿滿的生活裡走出來一會兒,
Advertisiment
和孩子一起追尋這種快樂?
教孩子關心別人。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給孩子更多接觸別人的機會, 讓助人為樂的感受慢慢走進他的心靈。 你可以選一些他不想要的玩具送到孤兒院;在超市里, 讓他選一些家裡不需要的商品援助給貧困區。
接觸自然。 和孩子一起去滑雪, 或者一起在公園裡玩, 和孩子一起騎車, 都可以讓孩子更健康、更茁壯, 還能讓他擁有更多的歡笑。 經常運動能讓孩子身心放鬆, 能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 也能讓孩子因為自己能完成一些體育運動而獲得自豪感。
發自內心地大笑。 給他講笑話、唱兒歌, 告訴他自己遇到的可笑的事, 因為大笑可以緩解緊張情緒,
Advertisiment
讓心靈有一次自由翱翔的機會。
有技巧地表揚。 不要只對孩子說:“做得真棒!”比如說:“你描述的英雄真形象, 好象就在我的面前”或者“我喜歡你這種畫樹的方法”, 這遠比一句空洞的讚揚要好得多。
對孩子微笑。 對孩子微笑等於對孩子說:“我愛你!”在孩子身邊的時候, 一定要擁抱他。 專家指出, 每天給一個人4次擁抱, 僅是生存需要;給他8次擁抱, 他能保持好的狀態;給他16次擁抱, 他才會成長。 爸媽要記住, 每次擁抱和微笑對孩子都是有好處的。
學會聆聽。 沒有什麼比你能專心聽孩子講話對孩子更重要了, 這表示你很關注他。 如果孩子和你講話的時候, 你正在做家務, 那麼請你停下來, 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Advertisiment
另外, 不要打斷他, 讓他把話說完, 即使這些話你以前已經聽過了。
適時地讓步。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但有時當孩子做得不是很好, 你想糾正時, 就會不經意間破壞了孩子的信心。 如果孩子擦過的地板, 你再重新擦, 你是在告訴孩子他做的不夠好。 當然, 讓孩子獲得生活技能是養育孩子的一部分, 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要記住, 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比關心餐桌上刀叉是不是放在正確的位置更重要。
教他解決問題。 從系鞋帶到安全地過馬路, 孩子掌

握每一種技能, 就向獨立邁進了一個新的臺階。 當孩子遇到障礙, 被同伴笑話或者有問題讓他迷惑不解的時候, 你可以通過以下幾步幫助他:告訴他問題是什麼;讓他描述一下他希望得到的結果;告訴他什麼樣的步驟能實現這樣的結果;判斷他是否能通過自己的能力達到目的;如果他需要幫助,

Advertisiment
要讓他相信他隨時可以得到幫助。
給孩子展現自己的機會。 每個孩子在某個方面都有天才般的本領, 為什麼不讓他展現一下呢?他喜歡書嗎?你做飯的時候讓他讀給你聽;他對數字很敏感嗎?購物的時候, 讓他幫你挑選價格最合適的商品。 當你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並展現出你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你就開闢了另一條讓孩子更自信的道路。
教孩子鑒賞他的擁有的東西。 告訴孩子他所擁有的玩具是什麼, 怎麼玩, 並且和他一起玩這些玩具。 給他解釋為什麼不可能小朋友有什麼, 他就有什麼。設計一些活動,比如給小魚餵食,讓他享受玩的過程,而不是注意花了多少錢。
偶爾允許孩子有厭倦情緒。孩子應該學會怎樣自娛自樂。讓孩子列一個“我煩了的時候做什麼”的表格,然後貼在冰箱上,把他要的書、拼插玩具、繪畫筆都放在他很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孩子還在抱怨他無事可做,你不妨建議他做一些家務,比如整理他自己的房間,可能他馬上就會發現新的好玩的事情。
讓孩子掌握新的技能。教他切面包片,打開雞蛋放進烤箱裡,然後,讓他把自己做的早餐端到餐桌上,他會覺得非常自豪和幸福。這時不需要你的表揚,他的自我感覺就非常好了。
教他控制自己的行為。有自製能力的孩子比那些需要你不斷提醒和反復要求的孩子要幸福。自我約束是能讓孩子一生快樂的基本因素,它能讓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

他就有什麼。設計一些活動,比如給小魚餵食,讓他享受玩的過程,而不是注意花了多少錢。
偶爾允許孩子有厭倦情緒。孩子應該學會怎樣自娛自樂。讓孩子列一個“我煩了的時候做什麼”的表格,然後貼在冰箱上,把他要的書、拼插玩具、繪畫筆都放在他很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孩子還在抱怨他無事可做,你不妨建議他做一些家務,比如整理他自己的房間,可能他馬上就會發現新的好玩的事情。
讓孩子掌握新的技能。教他切面包片,打開雞蛋放進烤箱裡,然後,讓他把自己做的早餐端到餐桌上,他會覺得非常自豪和幸福。這時不需要你的表揚,他的自我感覺就非常好了。
教他控制自己的行為。有自製能力的孩子比那些需要你不斷提醒和反復要求的孩子要幸福。自我約束是能讓孩子一生快樂的基本因素,它能讓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