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亂咬東西的不良習慣的危害與糾正

幼兒亂咬東西的不良習慣的危害與糾正

亂咬東西是學前幼兒中普遍存在的一種不良衛生習慣。 兩個月的教育實習中我發現:幼兒在日間無聊時常會咬自己的穿的衣物, 如領口、袖口, 特別是衣服上的飾物, 如小珠子、小亮片、小布花等, 常被幼兒含在口中;午睡時幼兒常會咬著被腳、床單、枕頭甚至自己的襪子入睡。

這種不良的衛生習慣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首先, 這些被幼兒咬在嘴裡的東西大都帶有大量細菌, 且很多可能至病。 比如襪子坑含有真菌, 床單可能含有塵蟎, 這些病菌可能會引起幼兒支氣管炎,

Advertisiment
哮喘等疾病。

其次, 經常咬硬物和咬住紡織物拉扯會損壞牙齒和牙齦, 使幼兒的牙齒出現上兜齒、下兜齒或暴牙的現象, 影響幼兒儀容, 從而也可能引起交往障礙。

第三, 若咬的是小顆的飾物, 幼兒可能會在無意間產生吞咽反應, 若吞下肚裡, 會影響幼兒正常消化, 若梗在喉中更會有生命危險。

要糾正幼兒亂咬東西的不良衛生習慣, 我提出如下建議。

1、 進行集體教育 用做遊戲, 講故事, 歌舞等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班上集體教育幼兒要講衛生, 不要亂咬東西, 讓幼兒明白亂咬東西的危害。

2、 進行日常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看見幼兒出現亂咬東西的現象及時阻止, 並講明不讓他咬的道理。

3、 給幼兒穿簡單合身的衣物 家長在為幼兒挑選衣物時,

Advertisiment
儘量挑選飾物(特別是容易入口的)少的衣物, 另外還要注意挑合身的, 不要太大, 這樣就可減少幼兒咬衣物的機會。

4、 保持臥具的清潔 經常清洗翻曬臥具, 保持臥具衛生, 以減少幼兒病從口入的機率。

5、家園合作 幼兒不良習慣的糾正, 健康習慣的養成需要幼稚園和家庭共同努力, 若家園教育不一致, 好習慣不可能養成。 只有家園相互配合才能是幼兒的健康行為習慣更快更好的養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