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抓住一切時機,
而不僅僅專門抽出時間來進行教育。
比如在吃飯時,
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
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吃飯前,
家長督促孩子一起洗手,
言傳身教,
使孩子從小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2、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 臨吃飯, 可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情況, 叫孩子擦桌凳、擺碗筷等, 飯後收拾碗筷, 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3、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發散性思維。 在擺放飯菜時, 讓孩子回憶上一餐或昨天吃了什麼菜, 可讓他回答是蔬菜還是肉類等,
Advertisiment
4、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當菜擺上桌後, 可提醒孩子觀察桌上是什麼菜, 這些菜是什麼顏色, 由哪幾樣食物製成。 特殊的菜還可讓孩子說出菜的形狀等。 日積月累, 孩子的觀察力自然會逐漸增強。
5、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品質。 吃飯時, 家長和孩子都不應隨便走動, 儘量少說話, 使大家能在安靜的環境中以良好的情緒進餐, 教育孩子趁熱把飯吃完, 不能玩耍或左顧右盼, 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好品質。
6、教育孩子自己進餐。 要教會孩子自己進餐, 但不可對孩子許諾, 以吃了飯就給糖或其他東西來刺激孩子, 以免養成孩子不達目的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
7、培養孩子不挑食、偏食的習慣。 吃飯時, 家長不能挑食,
Advertisiment
8、教育孩子珍惜糧食。 吃飯時, 要求孩子不掉飯菜。 飯後, 可讓孩子看一看, 吃飯時有沒有掉下飯菜, 如果孩子掉了飯菜, 家長可用兒歌、故事等形式進行教育, 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