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黏身的孩子是較為缺乏安全感的,
他們害怕面對陌生的環境以及陌生的人,
他們會拉著家長的手、腿、或衣角,
祈求家長的保護;也有些孩子因為自幼沒有養成獨自玩耍的習慣,
平日都要母親陪著玩耍、講故事,
對家長非常依賴。
有些家長給孩子纏得煩了,
便會大聲罵孩子,
以為這樣孩子便會走開,
可是給家長這一罵,
孩子的不安及恐懼感只會有增無己,
形成孩子更進一步的黏身行為。
1.向孩子說出家長的期望
家長應採取相應的步驟, 來處理幼兒的纏擾問題。 家長必須首先向孩子說明雖然自己很喜歡、愛錫他(以穩定孩子的情緒及減少不安感覺),
Advertisiment
家長應清楚、明確地向孩子表達出希望他能學習獨自玩耍的期望, 同時更應向孩子說明, 只要在他能學習到獨自玩耍以後, 才可以獲得家長的贊許。
2.避免孩子的糾纏
家長必須避免孩子黏著自己, 才能訓練孩子獨自玩耍。 家長看到孩子正朝著自己走來, 必須及時採取適當行動, 例如站起來以避免孩子坐到你的膝上, 走開以避免孩子拉著你的衣角或大腿。
家長這種做法, 是要減少對孩子的不正確行為的注意, 因此家長作出以上行動時,
Advertisiment
假若孩子哭了, 家長亦不應立即上前撫慰, 以免破壞減少注意力的效果。 家長只須站在較遠的位置, 靜靜地看著孩子, 讓孩子自己停止哭泣, 只要家長能做到避免孩子的糾纏, 而且對孩子的黏身行為不給予任何注意, 孩子很快便會學到不要纏繞著家長。
3.不要強迫孩子面對陌生的人
在陌生的客人到訪時, 年幼的孩子總會感到不安, 家長不應強迫孩子要很主動地接觸客人。 家長可以簡單地向客人介紹下孩子, 然後就任由孩子靜靜地坐在你的身旁:待孩子和客人混熟了以後, 家長才邀請孩子幫忙招待客人, 或加入家長和客人間的談話中, 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Advertisiment
假如孩子希望作出黏身的行為, 家長可以採用限制行為的方法, 向孩子說:我知道你很希望我抱你, 不過我們應該表現得尊重客人。 所以你可以坐在我的身邊, 或是自己取些玩具去玩。
有效的防止行為產生的方法1.贊許孩子獨自玩耍
贊許相反行為, 是有效的消除不良行為的好方法。 既然家長不希望孩子過份黏身, 那麼, 贊許孩子能獨自玩耍, 即有助發展這和黏身相反的行為。
在開始訓練孩子獨自玩耍時, 家長要多點稱讚孩子:每次家長看到孩子自己靜靜地玩或看圖書時, 便應立即加以稱讚:你能自己去玩, 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孩子的行為受到了讚賞, 自然會感到高興, 以後便會作出更多相同的行為。 孩子的黏身情況減少了以後,
Advertisiment
2.給予孩子額外的獨處時間, 作為能獨自玩耍的獎勵
孩子是喜歡和家長獨自相處的, 家長也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心理, 訓練孩子獨自玩耍。 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五分鐘親子獨處時間, 以獎勵孩子能獨自進行遊戲和活動:在第一天開始時, 家長可以在早上吃完早餐以後, 立即進行, 在五分鐘時間內, 家長不單陪伴孩子, 而且任由孩子要求他做甚麼。
第一天的獨處時間過後, 便告訴孩子明天的親子獨處時間, 要在遲一點才開始, 只要他能獨自玩耍上五分鐘, 才可以得到這親子獨處時間。 親子獨自遊戲的時間要求, 要根據孩子的進度而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