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哈克教授根據觀察和研究指出, 處于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兒童, 通常存在著下列六個方面的斷層問題:
(1)關系人的斷層。 孩子入學后, 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系——幼兒園教師, 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 這使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 小學中正規的科目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 孩子必須有適當的時間加以適應。 (3)行為規范的斷層。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 在小學不再被重視, 孩子入小學后,
Advertisiment
組織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座談會
學前部老師把即將進入小學孩子的情況與小學部的老師進行交流, 讓小學教師作出分析、評價,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傾聽家長的需要, 做好家長的幼小銜接工作
根據家長的需要開展有關幼小銜接的系列活動。 如:(1)請小學優秀教師給家長做“怎樣給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的講座;(2)分別請一些小學的老師、學前班老師與家長開座談會和召開咨詢活動;(3)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 制定科學的暑假作息時間表, 使孩子的生活、學習有規律。 并要求家長在家鞏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時間上的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 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 注重動靜交替, 注重游戲, 注重幼兒的活動與參與。
Advertisiment
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使盲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站姿、寫姿、摸書姿勢, 減少各種盲態。 良好的坐、站、摸書、書寫姿勢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 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 因此, 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 在大班后期可以進行專門的盲文技能訓練和指導,
Advertisiment
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盲校的學生都是在學校寄宿的, 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對他們非常重要。 如: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能夠獨立進行自我服務, 學會自我整理個人物品等。 這些事對于正常的幼兒尚需要反復訓練, 對于一個視力有殘疾的幼兒來說當然困難就更多些。 因此,要耐心細致地教,循序漸進地學,逐步讓盲幼兒成為生活的小主人。養成良好的獨立生活習慣,才能有條不紊的進入小學生活和學習。
做好心理上的互相銜接
向幼兒講述有關小學和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幫助幼兒明白小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較高的要求,使他們認識到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是要付出努力的,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使之產生良好的心理準備。通常我們通過“我們要上小學了”、“我們的書本”、“我和一年級學生交朋友”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幫助盲幼兒進行心理過渡銜接,讓孩子充滿自信地進入小學。
此外,對于一些盲兼有其他殘疾的孩子進入小學后,可以在小學為他們設立資源班,讓他們在資源班接受個別化教育,通過資源班老師的努力教育,也學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識,沒有成為多余的包袱。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們還會繼續探索更多的方法,讓盲兼有其他殘疾的孩子都能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幼兒、家長的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讓盲幼兒順利完成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觀念,把幼小銜接工作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更好的促進他們的發展,為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秀芳
因此,要耐心細致地教,循序漸進地學,逐步讓盲幼兒成為生活的小主人。養成良好的獨立生活習慣,才能有條不紊的進入小學生活和學習。做好心理上的互相銜接
向幼兒講述有關小學和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幫助幼兒明白小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較高的要求,使他們認識到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是要付出努力的,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使之產生良好的心理準備。通常我們通過“我們要上小學了”、“我們的書本”、“我和一年級學生交朋友”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幫助盲幼兒進行心理過渡銜接,讓孩子充滿自信地進入小學。
此外,對于一些盲兼有其他殘疾的孩子進入小學后,可以在小學為他們設立資源班,讓他們在資源班接受個別化教育,通過資源班老師的努力教育,也學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識,沒有成為多余的包袱。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們還會繼續探索更多的方法,讓盲兼有其他殘疾的孩子都能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幼兒、家長的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讓盲幼兒順利完成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觀念,把幼小銜接工作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更好的促進他們的發展,為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