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好習慣養成離不開文學作品

班級是幼稚園實施保教任務的基本單位, 也是幼兒學習和遊戲的主要場所。 幼兒日常行為的養成和教師一日活動的組織都是依託班級這個平臺進行, 一個班級是否具有良好的活動氛圍, 不僅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 還會直接影響幼稚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因此, 在幼稚園教學活動中, 抓好班級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 我主要抓幼兒的日常常規管理。

和幼兒共同討論 制定活動規則

討論是幼兒在學習生活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的過程。 我在制定班級活動時,

Advertisiment
經常與幼兒共同討論制定活動規則。 如:在解決班級幼兒不愛惜圖書的問題時, 我沒有對孩子機械地提要求, 而是創設環境, 引導幼兒討論。 我問“今天早上老師一進門就聽見圖書角的圖書在哭, 為什麼?”小朋友們就說“是某小朋友把圖書撕破了, 所以它才會哭”。 那我們怎樣做圖書才不會哭呢?幼兒立刻回答“我們以後要愛惜圖書, 輕輕拿, 輕輕放”。 於是, 我把孩子們自己討論出來的結果制定成規則共同遵守。

發揮評價功能 強化遵規守則

幼兒是在老師和同伴的評價中成長的, 他們非常在意這種評價。 所以, 我每天在幼兒離園前對他們一天的表現進行評價。 在評價中讓孩子知道什麼事該做, 什麼事不該做。 比如,

Advertisiment
在評小紅花活動中, 我問某小朋友能不能評時, 幼兒就去想評不評的理由:他在廁所裡打人、他把玩具扔在地上、他把水潑到小朋友身上等。 我就抓住這些問題引導小朋友遵守規則, 並對原有的一些規則進行調整完善。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班級和諧的先決條件, 它讓幼兒感到班集體的溫暖, 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 我都放低姿態, 經常和幼兒一起做遊戲、一起玩耍、一起散步, 並從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 講幼兒聽得懂的大白話, 拉近和幼兒之間的距離, 讓幼兒對老師產生安全感、信任感, 在班級生活中感受到快樂。

運用幼兒文學作品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幼兒文學作品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表演性,

Advertisiment
適合幼兒的認知水準和學習特點。 我在促進幼兒常規養成時, 經常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教育, 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針對孩子們不好好吃飯、不愛惜糧食的問題, 我給他們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 並組織討論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經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後, 孩子們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不把飯菜撒在桌上、地上, 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稚園的班級管理, 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 既需要老師和保育員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家長和幼稚園的共同配合, 只有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的新思路, 才能使每個幼兒在和諧奮進的班集體中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