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家庭素質教育之教會孩子思索,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


怎樣教會孩子思索, 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首先, 我覺得應該要回到學齡前時
期, 無論是家長、還是園長、老師都要回到學齡前。 如果不這樣, 就沒有辦法工作。
當初, 我在師範大學教兒童心理, 那時, 每年都有一個課題, 就是要到幼稚園去學
習。 每次, 我都會跟園長說:"您不要準備, 我們去是要看孩子的, 主要觀察孩子的一
些行為, 而不是去看老師的。 "但是, 園長還是要準備, 這樣, 我們的見習肯定會是失
敗的。 有一次, 因為跟園長已經很熟了, 就沒有告訴他, 而是趁著他們開運動會時, 我
帶著學生們去的。 我覺得那時才能看到孩子們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可是結果, 還是失敗的。 當時, 孩子們每人拿著一把小椅子, 每個班坐兩排。 最前
面有一個老師, 最後排有一個老師。 他們的比賽在中間進行。 有些小朋友們比賽跑步,
有的跑得快, 有的跑得慢, 這時, 老師說:"來, 給他們加油。 "就聽小朋友們同時喊:
"加油, 加油。 "老師一說停, 大家就不再喊了。 又過一會兒, 老師說:"加油呀!", 小
朋友們又喊:"加油, 加油。 "完全一致。 這樣, 一點小朋友們的特點都沒有了, 就像部
隊裡似的, 都是統一的、整齊的標準。 但我們在講課時講過, 五、六歲的小孩在激烈的
比賽中的反映是不一致的, 非常激動的、無法控制自己, 他們有的會跳起來, 有的會大
聲喊。 所以學生們都說:"老師講的哪有呀,
Advertisiment
根本就沒有。 "
我們成人在扼殺孩子的特長。 說得不好聽一些, 就象我們成人在單位裡面, 領導總
是壓制我們, 我們不能忍受, 是一個意思。 但是在生活裡面, 用成人的意志代替孩子的
意志幾乎是每天都會發生的。 原因是作為家長來講已經不小了, 不可能再象孩子那樣去
想問題, 自覺不自覺地就把他放大了。 這種情況不光是幼稚園孩子家長, 包括小學生的
家長也都是如此, 都會有這種毛病, 這種毛病也許在成年以後才會克服。 所以, 我們家
長要回到童年來看問題。
孩子是怎麼去認識世界, 思考問題的與我們成人應該有個比較。 如我們成人在思考
問題時共有三種思維方式。 最常用的是抽象邏輯思維, 其意思是使用概念作為一個基礎
細胞,
Advertisiment
我們腦子裡有許多概念, 我們把這些概念組成起來, 組成一種判斷來判斷事情,
最後進行推理, 得出一個結論。 但這種思維方式不是一開始就有。 從我們成長的過程來
看, 小的時候沒有。 但小孩子可能還沒有形成這種方式, 他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在我們
的頭腦裡有除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方式以外, 還有兩種。 一種叫具體形象思維--使用一
種形象的東西去聯想、去思考問題。 舉個例子:當中學生在做幾何題時, 需要推理, 需
要判斷, 還需要做圖, 如果沒有圖的支持和配合腦子可能憑空想不出來。 這種圖形的方
式是在支援的配合下邏輯地思考問題。 當我們需要更多的分析時就可以用到。 另外一種
叫感知動作思維,
Advertisiment
或者叫直接行動思維。 這種思維不能利用一種事物的形象, 要靠動
作, 要靠實際的東西幫助自己思考問題。
心理學的研究認為, 在人類的思維方式當中, 最初級的思維就叫動作思維或者是感
知動作的思維。 面對學齡前的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前兩種, 感知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
維。 抽象邏輯思維還處於一種萌芽狀態。 當我們面對如何啟發和教育孩子發展自己聰明
才智的時候, 千萬不要使用過多的概念思維, 而要用動作的、實物的、形象的情景。
我們從面對自己的小孩說起。 一個小孩出生以後, 幾種思維方式都沒有, 最主要的
要憑藉什麼來認識社會呢?要憑藉感覺器官--眼、耳、口、手、鼻。 靠眼睛看、耳朵
聽、嘴來嘗、手來摸、鼻子聞。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們說出生以後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 主要是憑藉
自己的五官來認識周圍的這個世界, 建立一些印象。 他不是靠概念, 而是憑藉直覺的印
象, 我們把這種叫做直觀的感覺。 在直觀感覺的基礎上, 形成一種符合的感覺, 就是把
幾種感覺放到一起了。 從模糊的、分別地對事物特性的感覺,轉化成綜合的印象。 我們
把這種稱之為綜合的知覺, 憑藉這種綜合知覺的能力, 對事物的認識就前進了一步。 但
這樣還是不行,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種直覺的認識, 他一離開這種東西就不行。 他對
任何事物的判斷都是最直接的, 任何間接的判斷都不可能作。 於是, 從一周歲開始, 就
在這複雜的、綜合的、知覺的基礎上開始出現一種最原始的思維。 我們把這稱之為感知
動作思維。
這些概念是我們心理學上專有的概念。這種思維方式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一個是
:離不開思維的物件,東西不能離開,憑空不能思維。第二:離不開操縱或擺弄食物的
動作。
這樣,就給我們所有的教育者帶來一個任務。假如你想發展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一
直到二、三歲這個階段,要發展他的思維能力,讓他更多的認識客觀的事物和現象以及
客觀事物的關係,變得聰明起來,最重要的有兩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給他提供各種可
以擺弄的事物(安全的、衛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認識的都可以。第二:必須創
造一個條件,讓他有各種各樣的機會去擺弄、操縱這些事物。這個過程就是促進孩子思
維發展的最有力的過程。
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家長給孩子花120元錢買了一個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
歡。但是我們應該想一想怎麼樣對孩子教育有幫助呢?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同樣花120
元錢,給孩子買6個不同的娃娃,六個皮膚不同,樣貌不同的娃娃,同樣可以抱著玩。
但是哪種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好呢?還是後一種,花了同樣的錢,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剛才講的那種,給了他更多的認識不同事物的機會、擺弄操作的
機會。如果他只有一個娃娃,那麼他只有擺弄這一個娃娃的機會。所以,在這個階段,
我們一定要給他很多的機會。
現在,無論是商場還是幼稚園,象過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見了,而是一些現代化的玩
具,這樣對於三歲以前的兒童是非常不利的。當他們上課時,幼稚園老師把電動玩具拿
出來,安上電池就可以動起來了。孩子們一看很高興,就想去拿,但是老師說,這個玩
具只能看,不能動。(因為這麼小的孩子拿起來,很可能會給摔壞了)但是動和做完全
是兩回事,所以,對於他們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積木,他就會去擺弄;如果不是電
動的,不是價錢昂貴的,老師就會給他玩。所以,我覺得不是反對價格昂貴的玩具,而
是覺得不應該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動手的玩具。商業有商業的觀點,教育有教育
的觀點。所以,做為我們家長首先要以教育為主,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還是在買玩具時
多買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好。
所以,我認為我們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裡沒有用的東西,只要是
乾淨的、沒用的就可以拿來給孩子玩。有幾種東西:一種水,叫戲水、一種叫沙子,叫
沙土遊戲、還有一種紙,撕紙,這些都是傳統的,經過多少年證明的孩子最喜歡的遊戲
手段之一。有些家長不願意讓孩子玩這些東西,因為可能覺得有些髒,但是孩子的感受
是不一樣的,他們認為這些東西玩起來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來很舒服;水,孩子們
都願意踩到裡面,有種涼絲絲的、很舒服的感覺。所以,還是希望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
意願,我們只不過等他們玩後,幫他們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對事物的認識什麼時候都離不開這些實際的東西,局限性就太
大了,因為他身邊能有多少東西,能玩多少東西?所以,不能只這樣,孩子就沒有辦法
往前發展。於是,我們發現孩子在三周歲以後,就陸續出現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個思
維方式我們取了個名字叫具體形象思維。這種思維方式也是有點型特徵的。到了這個時
候,如果出現了這種思維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種能力。他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候
就可以擺脫動作和動作的物件。到了具體形象思維間的小孩子到了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可
以擺脫動作和動作對象,他們靠的是什麼呢?我們把這個工具叫表像。那麼什麼叫表像
呢?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們心理學上講,就是當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
你眼前並不存在這個東西的時候,但是你的腦子裡面留了一個它的形象。我們把這種形
象就叫做表像。
表像分兩大類,一類叫實物表像,實實在在東西的表像,全部留在腦子裡面了;另
一種叫情景表像。什麼叫情景表像呢?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把這些實物的關係聯繫起
來,靠著一定的動作來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稚園,那麼從穿衣服到出門、上
汽車、下汽車到幼稚園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後他就會有一個從家到
幼稚園印象。因此,我們說具體形象性思維點型的特徵就是:依靠表像的聯想去思考。
這樣呢,就給我們一個啟發,在教育三至六歲的孩子時候,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建立大量
表像的機會。孩子的腦子裡要有很多的表像,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像越多
越好,表像的聯想越多越好。
兩個孩子具有同樣多的表像,但是一個孩子的聯想更多,他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多
;而一個孩子的聯想越少,他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少。從表像的多少來說,孩子們腦子
裡的實物表像、情景表像越多的孩子進行各種表像聯想的機會就越多,這種機會越多,
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多,反映出來的就是越聰明。當他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從
不同的角度、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考慮問題。其實這種道理跟我們成人是一樣的,只不過
我們對小孩子忽略了。其實我們大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為了使得解決問題的管道更多
一些,就是使用這種辦法。只不過我們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東西,我們稱之為概念推
理。
處於具體形象性思維的孩子就要使用這種方式來發展自己的思維。所以,我們要啟
發他,就要給他提供一些表像的東西。在生活的一個任何環節上都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讓他去建立表像的能力。
下面我舉個例子來分析一下處於這兩個不同思維階段孩子在解決問題上的不同。因
為他水準不同,他解決問題也就不同。比如:我們在窗臺上放上一個玩具,對小孩子說
:你拿著玩具去玩吧,給你了。其中一個小孩子就跑過去了,一伸手,結果拿不到,因
為這個窗臺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對媽媽說:"老師,我拿不到。"老師就拿了把
小椅子,放在窗臺旁邊,這個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著它可以拿到。這就是一種情
景,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一個小朋友,也跑過去,一伸手,同樣拿不到,他也沒問,
就四處找,最後找到一把小椅子登著就拿到了。這就是說他的腦子裡有小椅子的表像,
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這個表像。在他過去的生活中肯定有這種經歷,他腦子裡留下
了這種印象,所以,這種表像的聯想就支持他自己採取行動,不用別人幫,而第一個孩
子就沒有這個表像,只有當東西放在跟前的時候才知道怎麼做;還有一個孩子,當他看
到玩具放到窗臺的時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這第三個孩子的
水準是最高的。為什麼說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像聯想過程包括對空間距離的估計和深
度的估計。
我們說情景表像和實物表像在人的頭腦裡是最基本的表像。小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
候,第一要依靠實物,實物所帶來的表像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實我們腦子裡的表像不
只這兩種,還有其它的。就象第三個孩子,他的腦子裡不僅對情景和實物有表像的能力
以及聯想的能力,還有空間距離的表像,所以,他的水準就高多了。而這種空間知覺的
認識也是一個過程。生下來的小孩子是沒有的,是逐漸理解的;二三歲的孩子就遠不如
四五歲的孩子;而四五歲的孩子就遠不如小學生和中學生,這是經驗的過程。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講,第一個要素:為了培養孩子的聰明才智,首先在認識過程本
身,怎麼去思考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歸納一下就是從感官的認識到感知動作的思
維,靠擺弄物體逐漸認識事物的特點,然後再到形象去認識。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
們說孩子的聰明才智和認識不僅僅靠思維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這種認識是在
交往的過程裡完成的。
兒童在交往過程中怎麼認識自己、怎麼認識別人?這個過程對於他完善自我具有較
強的自我意識,關係是很大的。我們人類的生活圈子大體可以分三個檔次,生活圈是逐
步擴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個體生活圈,小孩個體的、大一些叫群體生活圈,
最後是到集體的。從個體到群體到集體,生活圈是逐漸擴大並逐漸提升的。孩子的認識
過程和交往過程也是隨著生活圈的擴大,交往的層次也在提升、也在變化。
最初是個體之間親子的交往--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大一些是個體的玩伴交往--孩子
與小孩之間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間群體的交往一直到集體的交往。學齡前的孩子就經
曆了前三個階段,他們的認識過程也是這樣提升的。
親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後,首先認識他的父母和經常照顧他的人。在這個過程中
他有最初對世界的評價,他是怎麼感覺這個世界的。雖然他說不出來,但他有感覺、有
感受。如果他生出後,肚子餓了,就有人來喂他奶,醒的時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麼他
會感覺很舒服,覺得這個世界非常好,有一種很良好的情緒。這種良好的情緒就是未來
的一種良好的情感基礎。
我們大人都有情感,那麼剛生下來的孩子不能說他有穩定的情感,只能說他有穩定
的情緒。從什麼時候這種情緒逐漸變成穩定的情感的色彩呢?這是一個過程,沒有一個
文章、一本書說情感的過渡是從三歲開始,但是所有人都認為剛生的小孩很難說他有任
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緒。但情緒的好壞對未來的發展確實是有作用的,對未來世界的
認識也是有作用的。因此這段親子關係之間,作為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一種非常深的、
非常良好的體驗。決不能把孩子交給保姆,因為撫養的主體還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幫你
照料一下,不能撫養、照顧、教育孩子的主體變成了保姆。這是很重要的,因為親子之
間的感情是通過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親或是母親單方撫養,那麼當他們再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就會和
撫養他的人很親近,而與另一方家長就很疏遠。所以,親子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
的交往,跟他一定要親、要照顧他。
一歲左右的孩子我們會發現:他會走路了、會叫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會帶他到
戶外活動了。我們發現,如果他看見小孩子在玩時,有一種追求玩伴的傾向,他也想與
他們一起玩。一般地講,除了個別孩子在認生的階段,有種不安全的感覺,拒絕和別的
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願意跟別的小朋友們玩。我們把這叫做追求玩伴的過程,這個
過程我們就認為孩子進入了人際交往的第二個層次叫--玩伴交往。這種玩伴的交往在孩
子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比親子交往還重要。
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發現缺乏親子感情或者親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歲
的時候就開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環境,玩伴關係非常好,環境很健康,那麼他的心理
發展就很健康。到小學、中學都會很健康。反之,如果有親子關係、健全的家庭、親子
關係也很好,而沒有玩伴關係的孩子,會越來越心態不正常,對他心理壓力或心理健康
影響很大。從一、二歲追求玩伴開始要建立一種完滿關係,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階段,
我們稱之為交友。這個階段必須有。這個過程的特徵可能不一樣,但他不能沒有。我們
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沒有玩伴,誰都不能玩,那麼一定要引導他的
友誼,不能給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當孩子一、二歲要追求玩伴的時候,父母由於怕他摔著、碰著不讓他去和小朋
友們玩,這種情況應避免,因為父母決不可能代替他同齡的玩伴。這種現象越大越嚴
重,等到了五六歲、七八歲、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比親子關係還重要。這就是人類生存發展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必然帶來
的。所以,當孩子到了一歲多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孩子去跟別的小朋友玩。這種玩不光是
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種擴大孩子認識過程的一個手段。交往的範圍越大,情節越複
雜,認識過程就提升得越快,對事物的認識就會越深。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常常願意模仿我們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這個時候他就逐漸從
個體的玩伴交往進入到群體交往時期。一個永遠陷入在個體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難學會
我們成人的生活,因為成人的生活永遠不可能是一對一的,總是在群體交往當中扮演一
個角色。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進行群體交往,要扮演角色,參與遊戲,在遊戲當中學
習成人的某種生活。這一點對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幼稚園的老
師。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視遊戲的作用,後來就強調作業、語言作業等作用,把作業
看得很重、做得很細,把遊戲看得很輕。這實際上是不對的。現在有些幼稚園在向小學
看齊,追求小學的教學方式,這些也都是不對的。我認為遊戲永遠是學齡前兒童最主導
的活動。我常常覺得我們在學齡前這個階段對遊戲的重視不夠,常常覺得遊戲就是玩。
遊戲要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要創新、要創造、要啟發誘導孩子。
在幼稚園的遊戲當中往往就是那麼若干種遊戲,如果不含有任何內容,孩子肯定會
有玩膩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利用遊戲中的方式來啟發孩子,培養通過角色來發展孩
子。因為在遊戲當中是最能發展孩子的一個過程。大家可以觀察,到了學齡前這個時
期,孩子的認識自我過程中有種矛盾的現象--有二個自我,一個稱現實的自我;一個是
幻想的自我。所謂幻想的自我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有一個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
一個角色以後,他就幻想成為一個最優秀的角色。所以,遊戲給了他們很多的機會,如
果遊戲削弱了的話,孩子在準備人生的過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塊。這是從人際交往的關
系來講,我們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機會,使他能夠發展得更成熟一些,這樣,對他未來的
發展會更好一些。
對於孩子的發展我認為很重要的二點是:一是來自于孩子主體的個性化--怎麼使得
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認知、智力--思維怎麼變得更活躍、認知過程怎麼變得更
豐富、更好。這些並不是全部,真正培養孩子的聰明才智還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

我們把這稱之為感知
動作思維。
這些概念是我們心理學上專有的概念。這種思維方式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一個是
:離不開思維的物件,東西不能離開,憑空不能思維。第二:離不開操縱或擺弄食物的
動作。
這樣,就給我們所有的教育者帶來一個任務。假如你想發展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一
直到二、三歲這個階段,要發展他的思維能力,讓他更多的認識客觀的事物和現象以及
客觀事物的關係,變得聰明起來,最重要的有兩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給他提供各種可
以擺弄的事物(安全的、衛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認識的都可以。第二:必須創
造一個條件,讓他有各種各樣的機會去擺弄、操縱這些事物。這個過程就是促進孩子思
維發展的最有力的過程。
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家長給孩子花120元錢買了一個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
歡。但是我們應該想一想怎麼樣對孩子教育有幫助呢?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同樣花120
元錢,給孩子買6個不同的娃娃,六個皮膚不同,樣貌不同的娃娃,同樣可以抱著玩。
但是哪種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好呢?還是後一種,花了同樣的錢,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剛才講的那種,給了他更多的認識不同事物的機會、擺弄操作的
機會。如果他只有一個娃娃,那麼他只有擺弄這一個娃娃的機會。所以,在這個階段,
我們一定要給他很多的機會。
現在,無論是商場還是幼稚園,象過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見了,而是一些現代化的玩
具,這樣對於三歲以前的兒童是非常不利的。當他們上課時,幼稚園老師把電動玩具拿
出來,安上電池就可以動起來了。孩子們一看很高興,就想去拿,但是老師說,這個玩
具只能看,不能動。(因為這麼小的孩子拿起來,很可能會給摔壞了)但是動和做完全
是兩回事,所以,對於他們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積木,他就會去擺弄;如果不是電
動的,不是價錢昂貴的,老師就會給他玩。所以,我覺得不是反對價格昂貴的玩具,而
是覺得不應該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動手的玩具。商業有商業的觀點,教育有教育
的觀點。所以,做為我們家長首先要以教育為主,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還是在買玩具時
多買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好。
所以,我認為我們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裡沒有用的東西,只要是
乾淨的、沒用的就可以拿來給孩子玩。有幾種東西:一種水,叫戲水、一種叫沙子,叫
沙土遊戲、還有一種紙,撕紙,這些都是傳統的,經過多少年證明的孩子最喜歡的遊戲
手段之一。有些家長不願意讓孩子玩這些東西,因為可能覺得有些髒,但是孩子的感受
是不一樣的,他們認為這些東西玩起來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來很舒服;水,孩子們
都願意踩到裡面,有種涼絲絲的、很舒服的感覺。所以,還是希望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
意願,我們只不過等他們玩後,幫他們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對事物的認識什麼時候都離不開這些實際的東西,局限性就太
大了,因為他身邊能有多少東西,能玩多少東西?所以,不能只這樣,孩子就沒有辦法
往前發展。於是,我們發現孩子在三周歲以後,就陸續出現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個思
維方式我們取了個名字叫具體形象思維。這種思維方式也是有點型特徵的。到了這個時
候,如果出現了這種思維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種能力。他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候
就可以擺脫動作和動作的物件。到了具體形象思維間的小孩子到了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可
以擺脫動作和動作對象,他們靠的是什麼呢?我們把這個工具叫表像。那麼什麼叫表像
呢?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們心理學上講,就是當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
你眼前並不存在這個東西的時候,但是你的腦子裡面留了一個它的形象。我們把這種形
象就叫做表像。
表像分兩大類,一類叫實物表像,實實在在東西的表像,全部留在腦子裡面了;另
一種叫情景表像。什麼叫情景表像呢?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把這些實物的關係聯繫起
來,靠著一定的動作來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稚園,那麼從穿衣服到出門、上
汽車、下汽車到幼稚園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後他就會有一個從家到
幼稚園印象。因此,我們說具體形象性思維點型的特徵就是:依靠表像的聯想去思考。
這樣呢,就給我們一個啟發,在教育三至六歲的孩子時候,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建立大量
表像的機會。孩子的腦子裡要有很多的表像,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像越多
越好,表像的聯想越多越好。
兩個孩子具有同樣多的表像,但是一個孩子的聯想更多,他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多
;而一個孩子的聯想越少,他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少。從表像的多少來說,孩子們腦子
裡的實物表像、情景表像越多的孩子進行各種表像聯想的機會就越多,這種機會越多,
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越多,反映出來的就是越聰明。當他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從
不同的角度、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考慮問題。其實這種道理跟我們成人是一樣的,只不過
我們對小孩子忽略了。其實我們大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為了使得解決問題的管道更多
一些,就是使用這種辦法。只不過我們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東西,我們稱之為概念推
理。
處於具體形象性思維的孩子就要使用這種方式來發展自己的思維。所以,我們要啟
發他,就要給他提供一些表像的東西。在生活的一個任何環節上都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讓他去建立表像的能力。
下面我舉個例子來分析一下處於這兩個不同思維階段孩子在解決問題上的不同。因
為他水準不同,他解決問題也就不同。比如:我們在窗臺上放上一個玩具,對小孩子說
:你拿著玩具去玩吧,給你了。其中一個小孩子就跑過去了,一伸手,結果拿不到,因
為這個窗臺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對媽媽說:"老師,我拿不到。"老師就拿了把
小椅子,放在窗臺旁邊,這個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著它可以拿到。這就是一種情
景,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一個小朋友,也跑過去,一伸手,同樣拿不到,他也沒問,
就四處找,最後找到一把小椅子登著就拿到了。這就是說他的腦子裡有小椅子的表像,
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這個表像。在他過去的生活中肯定有這種經歷,他腦子裡留下
了這種印象,所以,這種表像的聯想就支持他自己採取行動,不用別人幫,而第一個孩
子就沒有這個表像,只有當東西放在跟前的時候才知道怎麼做;還有一個孩子,當他看
到玩具放到窗臺的時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這第三個孩子的
水準是最高的。為什麼說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像聯想過程包括對空間距離的估計和深
度的估計。
我們說情景表像和實物表像在人的頭腦裡是最基本的表像。小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
候,第一要依靠實物,實物所帶來的表像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實我們腦子裡的表像不
只這兩種,還有其它的。就象第三個孩子,他的腦子裡不僅對情景和實物有表像的能力
以及聯想的能力,還有空間距離的表像,所以,他的水準就高多了。而這種空間知覺的
認識也是一個過程。生下來的小孩子是沒有的,是逐漸理解的;二三歲的孩子就遠不如
四五歲的孩子;而四五歲的孩子就遠不如小學生和中學生,這是經驗的過程。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講,第一個要素:為了培養孩子的聰明才智,首先在認識過程本
身,怎麼去思考問題、怎麼去解決問題。歸納一下就是從感官的認識到感知動作的思
維,靠擺弄物體逐漸認識事物的特點,然後再到形象去認識。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
們說孩子的聰明才智和認識不僅僅靠思維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這種認識是在
交往的過程裡完成的。
兒童在交往過程中怎麼認識自己、怎麼認識別人?這個過程對於他完善自我具有較
強的自我意識,關係是很大的。我們人類的生活圈子大體可以分三個檔次,生活圈是逐
步擴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個體生活圈,小孩個體的、大一些叫群體生活圈,
最後是到集體的。從個體到群體到集體,生活圈是逐漸擴大並逐漸提升的。孩子的認識
過程和交往過程也是隨著生活圈的擴大,交往的層次也在提升、也在變化。
最初是個體之間親子的交往--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大一些是個體的玩伴交往--孩子
與小孩之間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間群體的交往一直到集體的交往。學齡前的孩子就經
曆了前三個階段,他們的認識過程也是這樣提升的。
親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後,首先認識他的父母和經常照顧他的人。在這個過程中
他有最初對世界的評價,他是怎麼感覺這個世界的。雖然他說不出來,但他有感覺、有
感受。如果他生出後,肚子餓了,就有人來喂他奶,醒的時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麼他
會感覺很舒服,覺得這個世界非常好,有一種很良好的情緒。這種良好的情緒就是未來
的一種良好的情感基礎。
我們大人都有情感,那麼剛生下來的孩子不能說他有穩定的情感,只能說他有穩定
的情緒。從什麼時候這種情緒逐漸變成穩定的情感的色彩呢?這是一個過程,沒有一個
文章、一本書說情感的過渡是從三歲開始,但是所有人都認為剛生的小孩很難說他有任
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緒。但情緒的好壞對未來的發展確實是有作用的,對未來世界的
認識也是有作用的。因此這段親子關係之間,作為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一種非常深的、
非常良好的體驗。決不能把孩子交給保姆,因為撫養的主體還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幫你
照料一下,不能撫養、照顧、教育孩子的主體變成了保姆。這是很重要的,因為親子之
間的感情是通過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親或是母親單方撫養,那麼當他們再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就會和
撫養他的人很親近,而與另一方家長就很疏遠。所以,親子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
的交往,跟他一定要親、要照顧他。
一歲左右的孩子我們會發現:他會走路了、會叫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會帶他到
戶外活動了。我們發現,如果他看見小孩子在玩時,有一種追求玩伴的傾向,他也想與
他們一起玩。一般地講,除了個別孩子在認生的階段,有種不安全的感覺,拒絕和別的
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願意跟別的小朋友們玩。我們把這叫做追求玩伴的過程,這個
過程我們就認為孩子進入了人際交往的第二個層次叫--玩伴交往。這種玩伴的交往在孩
子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比親子交往還重要。
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發現缺乏親子感情或者親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歲
的時候就開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環境,玩伴關係非常好,環境很健康,那麼他的心理
發展就很健康。到小學、中學都會很健康。反之,如果有親子關係、健全的家庭、親子
關係也很好,而沒有玩伴關係的孩子,會越來越心態不正常,對他心理壓力或心理健康
影響很大。從一、二歲追求玩伴開始要建立一種完滿關係,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階段,
我們稱之為交友。這個階段必須有。這個過程的特徵可能不一樣,但他不能沒有。我們
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沒有玩伴,誰都不能玩,那麼一定要引導他的
友誼,不能給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當孩子一、二歲要追求玩伴的時候,父母由於怕他摔著、碰著不讓他去和小朋
友們玩,這種情況應避免,因為父母決不可能代替他同齡的玩伴。這種現象越大越嚴
重,等到了五六歲、七八歲、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比親子關係還重要。這就是人類生存發展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必然帶來
的。所以,當孩子到了一歲多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孩子去跟別的小朋友玩。這種玩不光是
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種擴大孩子認識過程的一個手段。交往的範圍越大,情節越複
雜,認識過程就提升得越快,對事物的認識就會越深。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常常願意模仿我們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這個時候他就逐漸從
個體的玩伴交往進入到群體交往時期。一個永遠陷入在個體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難學會
我們成人的生活,因為成人的生活永遠不可能是一對一的,總是在群體交往當中扮演一
個角色。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進行群體交往,要扮演角色,參與遊戲,在遊戲當中學
習成人的某種生活。這一點對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幼稚園的老
師。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視遊戲的作用,後來就強調作業、語言作業等作用,把作業
看得很重、做得很細,把遊戲看得很輕。這實際上是不對的。現在有些幼稚園在向小學
看齊,追求小學的教學方式,這些也都是不對的。我認為遊戲永遠是學齡前兒童最主導
的活動。我常常覺得我們在學齡前這個階段對遊戲的重視不夠,常常覺得遊戲就是玩。
遊戲要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要創新、要創造、要啟發誘導孩子。
在幼稚園的遊戲當中往往就是那麼若干種遊戲,如果不含有任何內容,孩子肯定會
有玩膩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利用遊戲中的方式來啟發孩子,培養通過角色來發展孩
子。因為在遊戲當中是最能發展孩子的一個過程。大家可以觀察,到了學齡前這個時
期,孩子的認識自我過程中有種矛盾的現象--有二個自我,一個稱現實的自我;一個是
幻想的自我。所謂幻想的自我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有一個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
一個角色以後,他就幻想成為一個最優秀的角色。所以,遊戲給了他們很多的機會,如
果遊戲削弱了的話,孩子在準備人生的過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塊。這是從人際交往的關
系來講,我們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機會,使他能夠發展得更成熟一些,這樣,對他未來的
發展會更好一些。
對於孩子的發展我認為很重要的二點是:一是來自于孩子主體的個性化--怎麼使得
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認知、智力--思維怎麼變得更活躍、認知過程怎麼變得更
豐富、更好。這些並不是全部,真正培養孩子的聰明才智還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