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急診與發疹疾病的區別

 寶寶突發高熱, 持續3~4天后, 驟然退熱並出現皮疹, 幾小時後皮疹開始消退, 2~3天內全部消失, 很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常常擔心不已。 媽媽網專家表示, 寶寶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幼兒急診, 又稱嬰兒玫瑰疹、燒疹, 是人類 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見於嬰幼兒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

媽媽們不用太擔心, 幼兒急診預後良好, 均能自愈 。 那麼幼兒急疹症狀有哪些?幼兒急疹怎麼辦?幼兒急疹要怎麼護理?下面媽媽網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幼兒急疹的症狀

幼兒急診預後良好 均能自愈

寶寶在6個月以後易發幼兒急疹,

Advertisiment
是由於從這個時候起, 寶寶從母體獲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 幼兒急疹不分月齡 、季節、地區, 病程千篇一律, 且沒有任何併發症。 幼兒急診的潛伏期為7一17天, 只有到退熱後疹子出來, 才能最後確診。

幼兒急疹一般有以下典型症狀:

1.前3天:往往是突然高燒, 體溫迅速上升至39℃到40℃, 用退燒藥後燒退, 藥效一過又燒。 這3天嬰兒的症狀 與"感冒"、"睡覺著涼"、"扁桃體炎"是完全一樣的。

2.第4天:退燒以後才開始出疹。 嬰兒的胸部、背部會出現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紅疹子, 這些疹子到晚上就會 漸漸擴散, 到了晚上就會波及到臉、脖子和手腳。

3.第5-6天:第5或第6天才會完全恢復, 嬰兒的疹子變少, 精神也恢復到發病前的正常狀態, 到這時可以說嬰兒已 經痊癒了。

Advertisiment

其他症狀:

·高燒時, 多數會腹瀉, 大便糖稀, 而很少流鼻涕、咳嗽, 或症狀輕微。 >>專家教你認識嬰幼兒急診的典型症狀

·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明顯升高。

·耳後、枕後能摸到黃豆、花生米大小的腫塊。

·患兒多在6~12個月大, 50%~60%的患兒都在8~10個月大時發病。

幼兒急疹怎麼辦

幼兒急診的潛伏期為7一17天

媽媽網專家提醒, 幼兒急診屬於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療即可痊癒);無特效藥物;正確護理的意義大於藥物治療。

(1)大部分書籍認為不需治療。 專家建議如果其他症狀不明顯, 起碼要進行物理降溫。 >>親身經歷告訴你 幼兒急診慎用抗生素

(2)對症處理:服用退熱藥物(物理降溫;小兒美林、泰諾、百服寧等藥物降溫), 抗病毒藥物(抗病毒口服液 、板藍根、小兒清解液等)

Advertisiment

(3)溫度太高的, 建議家長就診處理, 防治寶寶發生高熱驚厥(提示:高熱驚厥一般沒有後遺症, 不會給寶寶造 成什麼根本性損傷, 也不會給寶寶燒"傻"或者抽搐等其他問題, 但是媽媽們肯定會為此嚇一跳, 考慮到這一點, 所 以就診會讓媽媽們更放心些)。

(4)特別提示:幼兒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無效。 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5)如果確定是幼兒急診, 請相信是完全可以靠物理方法降溫, 打針吃藥都只是一個表像降溫它只會阻礙整個病 程, 讓寶寶喪失一次自我修復的機會, 並且讓寶寶在身體已經不舒服的狀態下還要再次遭受打針吃藥的心理恐懼。

幼兒急診如何護理

幼兒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無效

Advertisiment

幼兒急疹發病時最讓媽媽們擔心的就是高燒不退, 即使服用退熱藥, 也要不了多久體溫就會又升高。 但媽媽們應該 注意到, 寶貝雖然熱度很高, 但精神狀態並不是太壞, 基本不影響玩耍和飲食。 這一點是與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 幼兒急疹患病後, 患兒可以獲得持久免疫力, 很少第二次發病。

當寶寶患了幼兒急診時做好護理是最重要的, 媽媽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讓患兒休息, 病室內要安靜, 空氣要新鮮, 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幼兒急診的症狀和護理要點

(2)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 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 以免著涼。

(3)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 以利出汗和排尿, 促進毒物排出。

Advertisiment

(4)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5)體溫超過39時, 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 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6)高燒時期由些寶寶會發生抽筋現象, 但是這些抽筋通常是良性, 而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7)出疹子的同時通常伴有發燒,建議等退燒後再打預防針,晚幾天接種沒關係的。 任何預防針發燒時都不要打。

(8)在出疹子期間, 小寶寶照樣可以外出、可以洗澡, 也不需禁食某些食物。

(9)如果是還在哺乳期間的寶貝, 媽媽則需要增加液體補充量, 孩子生病時都比較依賴媽媽的哺乳, 儘量的多喂 奶。 媽媽注意飲食中要杜絕雞蛋、魚類、蝦類、蒜、韭菜等食物, 生冷或辛辣食物也不要碰。

媽媽網網友經驗之談

當寶寶患了幼兒急診時做好護理是最重要的

媽媽網很多網友的寶寶都有過幼兒急診的經歷哦,他們是如何處理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網網友“牛媽”經驗之談

一直聽說“幼兒急疹”這個名詞,看到媽網上許多小朋友經歷過了,身邊的朋友家的寶寶也都出過,我一直提心吊 膽的,沒想到這天還是來了,寶寶一病起來,我就開始進入了戰鬥的狀態,最後我總結了一下應對幼兒急疹:

1、6個月以後,無感冒症狀的突然發燒,尤其是第一次發燒,首先考慮幼兒急疹;

2、發燒38.5或者39度以上,用藥退熱,溫度太高,寶寶要受不了的,個人推薦退熱藥:泰諾林。(美林藥效 太強……藥效越強毒害越大);

3、堅定信心非常重要!實在堅持不住,最多去醫院抽血,排除下細菌感染,千萬不要掛水,不要用抗生素, 沒有用的,掛了還是要燒的……掛水只會讓寶寶多受一種罪;

4、寶寶期間會很脆弱,粘人,愛鬧,這個時候就都依了他吧。給他更多的關愛,和他一起挺過來;

5、發燒時間3-4天,燒退即出疹子,特別准!牛牛是從第二天下午開始異常,到第四天早上徹底不發熱,中午出疹子;

6、出疹子前給寶寶剪指甲,免得撓破。

媽媽網網友“貓貓”經驗之談

很早就知道“幼兒急診”這個名詞了,可真等到貓貓遭遇到這個壞傢伙的時候,我卻遲鈍到連後知後覺都不如了。

某天夜裡貓貓一波三折抗擊高燒的過程看得我是驚心動魄、撕心裂肺,那時的腹瀉、那時的嘔吐、那時39度的高燒、那時一小時一次的抽搐無一不讓我心疼著急。由於缺乏護理經驗、固執偏執、懶惰大意的一貫作風,此次交鋒並非一招制勝,其中的教訓也是深刻而慘痛的。最後我總結如下:

應該及時根據幼兒急診的症狀判斷病情,堅定信心,不去醫院,更要在家積極有效正確的護理。

1、高燒護理首先應該穿少一點。身體的腋下、大腿根和頭部是散熱的主要部位,貓貓晚上帶尿不濕,將腋下和大腿根牢牢鎖住,導致散熱不暢不說。因為懶於細心的關照,我還給貓貓同學打了個包,把貓貓小同學的身子緊緊地困在小包被裡,更不便於高溫時散熱。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今年天氣變幻多次,所以雖是陽春季節,家裡睡覺從不開窗,而且怕貓爸回來遲騷擾到貓貓,臥室的門也關得嚴實。

3、用冰鎮的毛巾降溫。怕太涼,不敢使用。同時我對物理降溫的作用和方式知之甚少,即使是用溫水擦額頭,次數也很有限。

媽媽網網友“小丫丫”經驗之談

我家小丫在7個月的時候突然就發起高燒來,是後來才知道患的是急診,為了小丫快點好起來,治療的過程我們走了不少彎路啊,下面分享自己的一點小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媽媽:

1、麻疹與幼兒急疹的區別:雖然二者都是出紅色的小點點-疹子狀,但是非常好區分!麻疹是發燒的時候就出疹子,而幼兒急疹是先高燒,燒退疹出;

2、幼兒急疹的發生階段:6個月-2歲前,我家小丫是7個月的時候出的急診;

3、幼兒急疹:發燒時間3-4天,燒退即出疹子,出疹1-2天,但可能個體原因時間會拉長;

4、出診的時候最好不要外出;

5、幼兒急疹是病毒引起的,是可以傳染的,潛伏期是7-10天,小丫出診還一直外出,這個抱,那個抱的,雖然我們已經很小心,他要是摸過公共設施,都會給他擦手的,但是病毒是難擦拭掉的,所以我覺得不排除是被傳染的;

6、發燒時想辦法讓寶寶排便,排便就是排毒。效果也很好。還有不能像大人一樣捂汗,因為寶寶的汗腺還不發達。要讓他通風。

幼兒急診與一些發疹疾病的區別

應該及時根據幼兒急診的症狀判斷病情

風疹

是風疹病毒經空氣和飛沬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1歲以上小兒,表現發熱,卡他症狀,頭痛,食欲減 退,咽痛,結膜充血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壓痛,並於發熱後1-2天,面、頸部出疹,迅速遍及軀幹與四肢, 於出疹後第三天消退。

幼兒急診與風疹鑒別:患兒也會有耳後或淋巴結腫大,但發熱比較輕(37℃~38℃),發燒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 皮疹細小如沙。

麻疹

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 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表現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出 疹3-4天后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 。

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槺麩樣脫皮。

幼兒急診與麻疹鑒別:麻疹患兒也會燒3~4天,也會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燒一陣出一陣疹子,出疹子時發燒達到 最高。此外,患兒伴有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明顯症狀。尤其眼睛症狀突出,如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 淚增多、畏光等。患兒大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媽媽網很多網友的寶寶都有過幼兒急診的經歷哦,他們是如何處理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網網友“牛媽”經驗之談

一直聽說“幼兒急疹”這個名詞,看到媽網上許多小朋友經歷過了,身邊的朋友家的寶寶也都出過,我一直提心吊 膽的,沒想到這天還是來了,寶寶一病起來,我就開始進入了戰鬥的狀態,最後我總結了一下應對幼兒急疹:

1、6個月以後,無感冒症狀的突然發燒,尤其是第一次發燒,首先考慮幼兒急疹;

2、發燒38.5或者39度以上,用藥退熱,溫度太高,寶寶要受不了的,個人推薦退熱藥:泰諾林。(美林藥效 太強……藥效越強毒害越大);

3、堅定信心非常重要!實在堅持不住,最多去醫院抽血,排除下細菌感染,千萬不要掛水,不要用抗生素, 沒有用的,掛了還是要燒的……掛水只會讓寶寶多受一種罪;

4、寶寶期間會很脆弱,粘人,愛鬧,這個時候就都依了他吧。給他更多的關愛,和他一起挺過來;

5、發燒時間3-4天,燒退即出疹子,特別准!牛牛是從第二天下午開始異常,到第四天早上徹底不發熱,中午出疹子;

6、出疹子前給寶寶剪指甲,免得撓破。

媽媽網網友“貓貓”經驗之談

很早就知道“幼兒急診”這個名詞了,可真等到貓貓遭遇到這個壞傢伙的時候,我卻遲鈍到連後知後覺都不如了。

某天夜裡貓貓一波三折抗擊高燒的過程看得我是驚心動魄、撕心裂肺,那時的腹瀉、那時的嘔吐、那時39度的高燒、那時一小時一次的抽搐無一不讓我心疼著急。由於缺乏護理經驗、固執偏執、懶惰大意的一貫作風,此次交鋒並非一招制勝,其中的教訓也是深刻而慘痛的。最後我總結如下:

應該及時根據幼兒急診的症狀判斷病情,堅定信心,不去醫院,更要在家積極有效正確的護理。

1、高燒護理首先應該穿少一點。身體的腋下、大腿根和頭部是散熱的主要部位,貓貓晚上帶尿不濕,將腋下和大腿根牢牢鎖住,導致散熱不暢不說。因為懶於細心的關照,我還給貓貓同學打了個包,把貓貓小同學的身子緊緊地困在小包被裡,更不便於高溫時散熱。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今年天氣變幻多次,所以雖是陽春季節,家裡睡覺從不開窗,而且怕貓爸回來遲騷擾到貓貓,臥室的門也關得嚴實。

3、用冰鎮的毛巾降溫。怕太涼,不敢使用。同時我對物理降溫的作用和方式知之甚少,即使是用溫水擦額頭,次數也很有限。

媽媽網網友“小丫丫”經驗之談

我家小丫在7個月的時候突然就發起高燒來,是後來才知道患的是急診,為了小丫快點好起來,治療的過程我們走了不少彎路啊,下面分享自己的一點小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媽媽:

1、麻疹與幼兒急疹的區別:雖然二者都是出紅色的小點點-疹子狀,但是非常好區分!麻疹是發燒的時候就出疹子,而幼兒急疹是先高燒,燒退疹出;

2、幼兒急疹的發生階段:6個月-2歲前,我家小丫是7個月的時候出的急診;

3、幼兒急疹:發燒時間3-4天,燒退即出疹子,出疹1-2天,但可能個體原因時間會拉長;

4、出診的時候最好不要外出;

5、幼兒急疹是病毒引起的,是可以傳染的,潛伏期是7-10天,小丫出診還一直外出,這個抱,那個抱的,雖然我們已經很小心,他要是摸過公共設施,都會給他擦手的,但是病毒是難擦拭掉的,所以我覺得不排除是被傳染的;

6、發燒時想辦法讓寶寶排便,排便就是排毒。效果也很好。還有不能像大人一樣捂汗,因為寶寶的汗腺還不發達。要讓他通風。

幼兒急診與一些發疹疾病的區別

應該及時根據幼兒急診的症狀判斷病情

風疹

是風疹病毒經空氣和飛沬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1歲以上小兒,表現發熱,卡他症狀,頭痛,食欲減 退,咽痛,結膜充血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壓痛,並於發熱後1-2天,面、頸部出疹,迅速遍及軀幹與四肢, 於出疹後第三天消退。

幼兒急診與風疹鑒別:患兒也會有耳後或淋巴結腫大,但發熱比較輕(37℃~38℃),發燒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 皮疹細小如沙。

麻疹

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 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表現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出 疹3-4天后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 。

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槺麩樣脫皮。

幼兒急診與麻疹鑒別:麻疹患兒也會燒3~4天,也會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燒一陣出一陣疹子,出疹子時發燒達到 最高。此外,患兒伴有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明顯症狀。尤其眼睛症狀突出,如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 淚增多、畏光等。患兒大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