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生日, 請了幾個小朋友, 吃過蛋糕, 寶寶和小朋友們進了自己的臥室, 玩過家家的游戲。 媽媽推門進去時, 發現寶寶正在和其他的小朋友爭執。 “你不能做媽媽, ”一個小朋友說, “你是男的, 男的只能當爸爸。 ”“你亂說, ”寶寶面紅耳赤地說, “我就是要當媽媽。 ”
1.“你知不知羞啊, 你怎么可能做媽媽……”
寶寶被媽媽嚇了一跳, 大哭起來。 ×
2.“我家寶寶就是女孩啊, 是我們的大女兒。 ”
“看, 我媽媽都說我能當媽媽。 ”×
3. “你是男孩子。 但并不意味著不可以做媽媽, 因為你們在做游戲啊, 等下, 寶寶也可以扮爸爸么。 ”
“就是, 做游戲當然可以扮媽媽,
Advertisiment
點評:
寶寶為什么固執地非要爭當媽媽的角色?其他孩子似乎對男女性別角色都很明確, 只有他好像完全不清楚。 在這種時候, 媽媽不要責備寶寶, 可以把他心目中的爸爸和媽媽的形象做個比較。 比如說, 讓他扮演爸爸的角色, 然后再扮演媽媽的角色。 兩者一比較, 他完全可能很自然地扮演出媽媽的角色, 卻不能很好地表演爸爸的角色。 這是因為, 他沒有表演爸爸角色的信心。 這可能是由于爸爸工作太忙, 他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時間少, 在他的思想意識里沒有培植出與爸爸一體感的緣故。 在這種時候, 媽媽不能像場景一中的媽媽那樣發火, 簡單而粗暴地糾正寶寶的性別意識, 也不能像場景二中的媽媽那樣,
Advertisiment
與此同時, 寶寶的爸爸也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多抽出些時間, 讓寶寶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