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手工製作:變來變去的碎布兒

作為一個愛搗騰的媽, 平時就喜歡自己做裁縫, DIY一些小飾品。 所以我們家裡, 有的是剪剩的小碎布兒。

這些小碎布兒一開始只是堆落在角落裡的無用品, 後來慢慢成了樂兒閑來無事、拿來擺弄的小玩意, 再後來, 就被我們在遊戲中變成了一個個意想不到的道具和主角。

紅綠藍, 在哪裡

起初, 樂兒只會單純地把碎布兒一塊塊規整地擺好, 好像列隊一般;又或者將其圍成一個個圓圈。 我感覺這樣“技術含量”偏低, 有一次突發奇想, 不厭其煩地將碎布剪成一個個的方格子, 再當著樂兒的面, 拼湊成一個大的正方形。

Advertisiment

“綠色小朋友在哪兒呢?紅色小朋友在哪兒呢?藍色小朋友想跟紅色小朋友交換一下位置, 可以嗎?”我隨口那麼問她, 誰知樂兒立馬給出了反應。 見她喜歡這個遊戲, 我們後來就經常玩;隨著孩子對顏色的辨識更為精准, 我們也適當加快了速度, 程度也由易而難, 逐漸提升。

被剪裁之後, 碎布中總會有一些三角形、菱形或者形狀不規則的邊角料。 這樣的碎布雖然不整齊劃一, 可是如果用來拼圖, 效果是出奇地好。 因為材料奇形怪狀、可塑性更高, 對於小玩家想像力的要求自然也更高。 有時我和樂兒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憑著自己的想像, 隨意拼湊。

拼著拼著, 花兒出來了, 小兔子出來了, 這結果, 總是令樂兒驚喜連連;有些實在好看的,

Advertisiment
樂兒還會要求裱裝起來, 作為紀念。

此遊戲能充分展現色彩對孩子的視覺刺激效果,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可以使其更快理解顏色、辨識顏色。 大一些的孩子, 還可以起到訓練反應能力的作用。

大頭棒棒偶

有些剩布面積比較大, 邊邊呈不規則形狀的, 就被我們拿來做成布偶。

1. 準備好3根筷子、3條橡皮筋和一些面巾紙;

2. 抓出布料的中心點, 將1根筷子放在中間, 塞入一點面巾紙, 並用橡皮筋束緊, 這樣就變成圓圓的大頭;

3. 找出兩邊對角的位置, 分別放1根筷子, 用橡皮筋束緊, 就成了棒棒偶的手;

4. 用圓珠筆在頭上畫出五官, 有表情的大頭棒棒偶就完成啦。

如果孩子較小, 可以用一隻手同時拿著支撐棒棒偶的頭部和它的一隻手的2根筷子,

Advertisiment
另一隻手拿剩下的筷子(棒棒偶的另一隻手), 這樣就可以讓棒棒偶做拍手或者摸頭的動作;像樂兒這樣大一些的孩子, 手指較為靈活, 可以單手操作棒棒偶——把3根筷子夾在拇指、食指、無名指之間活動。

我們做了幾個不同的棒棒偶, 這樣就可以分配角色, 做一些互動對話, 還可以一起演木偶劇。

此遊戲可利用木偶劇的念白, 培養孩子勇敢自信的即興表達能力, 鍛煉其主動與人交流等多方面綜合能力。

對於較小的孩子, 能使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語言, 從而豐富語彙。

草根藝術布貼畫

現在, 我家幾乎每個房間裡, 都有我們這兩位“草根藝術家”的布貼畫作, 俏皮頑童、小金魚、花兒……這種玩法相比前面兩種更加靜態,

Advertisiment
但也有它獨特的價值。

布貼畫的製作相對比較簡單, 步驟大致如下:

1. 在硬卡紙上畫出圖形, 比如小金魚;

2. 精挑細選一些顏色匹配的碎布, 剪裁後, 在背面貼上雙面膠;

3. 根據圖形一塊塊、一層層地粘貼在卡紙上, 碎布要儘量填滿圖形。 待完成後, 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一些裝飾。

只有圖形比較複雜、工藝比較繁多的布貼畫, 樂兒才讓我與她共同完成, 平時她喜歡自己單獨製作, 這樣在顏色的選擇上她可以更加隨心所欲, 比如小魚兒可以用上好幾種顏色, 黃色、橘色、藍色……從淺到深;也可以由各種花紋組成, 這樣的好處是比較抽象、層次多、立體強。

此遊戲能有效地促進手部活動與大腦皮層運動中樞的交互作用,

Advertisiment
在一剪一裁一貼中, 既鍛煉動手能力, 還能培養孩子的藝術美感和創作精神。

你家中一定也有廢棄的衣衫或布塊吧?其實都可以變廢為寶, 說不定下一秒就能成為你們親子作品中的點睛之筆。 這些看似普通的小東西, 只要肯動腦筋、巧妙利用, 絕對不會不好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