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長大, 他們開始越來越喜歡玩合作類型的遊戲, 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 每個寶寶在合作遊戲中表現各不同, 這真是體現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差異
研究發現, 幼兒階段孩子就已表現出交往能力的差異。
A受歡迎兒童:性格開朗, 有一定的交往技能, 會玩, “點子”多, 會解決糾紛;
B攻擊型兒童;性格暴躁, 愛打人、罵人, 破壞別人的活動;
C忽略型兒童:膽小、怯懦, 不能加小朋友的活動, 也不去攻擊別人, 但小朋友往往會忽略他們的存在。
後兩種交往類型的孩子就是不善於交往、交往手段不恰當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瞭解孩子的交往類型
家長對孩子的基本情況比較瞭解, 你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法, 再向老師詢問一下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的情況, 或與孩子交談, 看看孩子大體屬於哪一種交往類型, 在交往中有什麼障礙。
“對症下藥”
如果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 老師也喜歡, 可小朋友們卻不太願意跟他玩, 那麼, 他與其他小朋友們交往起來可能有些傲氣、霸道。 你該教育他:尊重他人, 團結同學。
如果你的孩子愛打人, 屬於攻擊型的, 你該怎麼辦?攻擊型的孩子有時是以攻擊的形式引起老師、同伴對自己的重視。 因為他生性地動, 但由於某種原因又得不到父母、老師的關注, 因而只好動“武了”。 家長應給他多一些關注、溫暖, 表揚他的長處,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常常被別人忽略怎麼辦?給孩子創造機會, 表現自己, 恢復自信。
專家支招
1.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同伴交往與合作, 是一種基於平等的社會性☆禁☆交往, 這種平等關係與家庭中親子關係有本質的不同。 所以孩子必須擁有一定的獨立自理能力, 才有可能成為多邊交往合作關係中的一邊, 否則只能處於邊緣地位, 被孩子群體排斥。 因此, 在家裡,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並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服務他人, 為在同伴群體中生存打下基礎。
2.要為孩子樹立平等合作的榜樣, 幫孩子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
Advertisiment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應該為孩子樹立合作的榜樣, 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各自承擔一些家務, 必要的時候進行協商和合作, 還可以讓孩子適度參與這一過程, 讓他體驗合作的必要性。 家庭之外, 父母應該和鄰居友善相處, 團結互助, 以此感染孩子, 以同樣的熱情和關心對待同伴。 鼓勵孩子結交新朋友, 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社會交際圈。 如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 帶孩子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門, 為孩子創造和更多小朋友相處的機會。
3.鼓勵孩子參與遊戲。
角色扮演的遊戲能夠很好地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這類遊戲中有較多的角色衝突和認知衝突, 需要孩子們互相協商, 約定規則。 樂於參與角色扮演遊戲的孩子更容易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