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啟蒙教育>正文

幼兒期道德的發展

l歲寶寶還沒有道德的判斷, 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為。 寶寶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判斷是在掌握語言以后逐步產生的。 當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為的時候, 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這些詞給予獎勵;當寶寶做出不良的行為的時候, 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 并且用“不好”、“不乖”這些詞給給予批評。 在這樣的過程中, 寶寶逐漸養成一定的道德習慣, 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場合, 寶寶就能不加遲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來。 而對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為, 則會采取一種否定的態度。
Advertisiment

幼兒的道德判斷是在與成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學會的。 凡是成人表示贊許并說“好”、“乖”的行為, 寶寶便認為是好的行為;反之, 凡是成人表示斥責并說“不好”、“不乖”的行為, 寶寶便認為是壞的行為。 因此“好”、“不好”是寶寶最初的道德判斷中的兩大類別。 3歲的寶寶已經能把人分為兩類:好人和壞人, 例如說, 警察叔叔是好人, “小偷”是壞蛋。

但寶寶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還是比較簡單的, 不能對他們提過高的要求。 寶寶還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則, 成人只能用簡單明了而具體的事例來使寶寶知道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不好的。 寶寶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也是不穩定的, 經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勵和督促。 比如, 當寶寶看見別的孩子折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他會說:“媽媽說的, 拆花就是不乖。 ”但是也可能過了一會兒, 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來。

總之, 在幼兒期要用合乎寶寶年齡特征的方法來培養寶寶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良好的道德行為, 同時也不要要求太嚴, 期望過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