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呢, 小腿兒老是踢蹬, 喜歡自顧自地拽著大人的手轉呀轉的, 頗像個小小運動員呢。 這孩子天生敏感, 膽子卻有點兒小, 早就讓大人捉住一條胳膊學習走路了, 卻遲遲不讓撒開手。
我鼓勵木木, 用一盒黃桃味兒優酪乳在前面逗引著。
眼看就要開步走了, 臨了, 卻一個人慢慢地蹲下, 生怕摔著了自己。 哎, 沒想到小東西的安全意識挺強哩!
母親在旁邊囑咐道:“別太著急了, 他膽子小哩!”
我趕緊沖著母親掩嘴, 意思是別當著木木的面說他膽子小。 原因是聽了這樣的話, 即便不膽小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後來, 我又仔細觀察了母親日常帶孩子的一些細節, 終於發現了導致木木“膽小”的原因。 原來母親有句口頭禪, 比如她要阻止寶寶們去做某件事兒, 就會說出一個字:“訓!”
我就嚴肅地對母親說:“媽, 您以後儘量少說這個字吧!”
一開始, 母親對我的所謂“理論”頗不以為然, 甚至覺得自己帶了孩子還不落好, 真是有些冤枉老實人。 在她看來, 理論是理論, 但理論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方能上升為理論。 哪個人不是自然而然地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吃飯的, 要那麼多枯燥的“理論”幹什麼呀?!
Advertisiment
我承認她老人家說的並非全無道理, 而我的“理論”也常常在現實問題中受阻。 比如, 木木被母親喂得體健儀莊, 而禾禾由於我的放任和撒手而明顯瘦一些。
但有一點兒不可回避, 那就是, 一代人和一代人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為此, 我一口咬定胖瘦本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禾禾、木木的心理成長速度;母親卻說, 你們這些年輕人哪, 光知道親孩子, 根本不懂得怎樣料理孩子!
無論如何, 我一向主張, 科學育兒不僅僅滿足于吃、喝、拉、撒、睡等方面, 還有更深刻的個體、文化、心理、遺傳等方面的差異需要引起重視。 我想, 母親所謂的“自然而然”, 也無非是根據這些綜合因素來下結論吧。
有好些父母因為工作忙或者其它的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