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牽著蹣跚的寶寶學步。 遇上臺階, 奶奶用力把手往上一提, 希望寶寶借力躍上臺階, 沒想到伴隨著的不是平時咯咯的歡笑聲, 而是寶寶一聲慘叫。 爸爸和寶寶玩遊戲。 追逐中, 爸爸拉著寶寶的手輕輕一拽, 沒想到寶寶竟然大哭了起來。 寶寶到點了還不起床, 媽媽怕上幼稚園遲到, 急忙忙地過來拉寶寶起床, 沒想到剛把寶寶一隻手拽出被窩, 寶寶猛然哭鬧起來。 帶去醫院診斷, 這些寶寶都是“橈骨小頭半脫位”, 通俗地說, 就是脫臼了。
家長們想不明白, 自己動作並不粗暴, 怎麼就把孩子弄脫臼了呢?這其實跟幼兒關節發育不完善有關。
Advertisiment
脫臼, 學名“關節脫位”, 通常指外部暴力使骨端關節的相互關係發生錯位。 如果脫位關節面彼此完全不能接觸, 叫做完全脫位;尚有部分接觸, 叫做不完全脫位。 幼兒脫位以不完全脫位居多。
脫位在關節肩、肘、髖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容易發生, 因為這些部位關節活動度大、關節囊鬆弛。 而肘關節的橈骨小頭半脫位在幼兒期最為常見, 多發生於1~4歲。
最容易發生脫位的體位人的肘關節由三個骨頭組成:肱骨下端、尺骨鷹嘴和橈骨小頭。 當肘關節做旋轉運動時, 橈骨總是圍著尺骨轉。 為了防止橈骨在旋轉的時候脫位, 尺骨上有一條環狀韌帶緊緊套著橈骨的“脖子”——橈骨頸。
Advertisiment
大人為安全起見, 總喜歡拉著孩子走路, 殊不知這等於讓孩子處在容易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體位。 由於是牽拉引起的, 因此臨床上又稱為“牽拉肘”。
如何判別關節脫位一般情況下, 關節脫位時, 會發出突然的聲音;幼兒會大哭, 因為關節脫位造成關節囊及韌帶撕裂, 產生劇痛;同時由於血管的破裂, 還會造成受傷關節的腫脹。
肘關節脫位常為後脫位,
Advertisiment
不會表達、活動能力不明顯的嬰兒, 發生脫臼時大人常難以及時發現。 如果嬰兒大哭前有上肢牽拉史、伴有不能用手觸摸喜歡的玩具等現象時, 家長應考慮是否為關節脫位。
治療雖簡單, 但不建議自救治療牽拉肘十分簡單, 急診醫生常在數秒內幫助患兒復位。 有經驗的家長也可以自行為患兒復位, 具體動作為:一手握幼兒腕部, 一手拇指放於橈骨頭, 旋後前臂, 一般在旋後過程中即可復位;若不能復位, 則可稍作牽引, 至肘關節旋後, 拇指於橈骨頭處加壓, 稍後屈肘, 常可感到輕微的入臼復位感;也可屈肘90度,
Advertisiment
但由於脫位時, 有可能還有關節部的血管或韌帶損傷、骨折等情況, 所以最好及時求醫。 先讓受傷的孩子安靜地固定成最舒適的位置, 再用三角巾將傷肢呈半曲位懸吊固定在前胸部, 送院即可。
關節復位後, 不能馬上洗澡;3天內避免牽拉患臂;不需內服補鈣製品。 幼兒發生的脫臼具有反復性和習慣性, 發生一次後很容易反復發生。 關節復位後, 家長應多加注意:不要用力牽拉寶寶的胳膊;幫孩子脫衣時, 記得先由健康的一側脫起;相反地, 在穿著衣服時, 則應由患部的一側先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