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獨特的筆觸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

跟蹤中班的繪畫活動“小白兔”, 有一個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畫得很認真, 連自己的小手上也畫上了線條。 再看畫面, 線條很是豐富, 最中央的線條部分尤其突出, 像馬路又或是像樓梯, 可沒有主人公一兔子。 在他抬頭張望的時候, 我問:“小兔子在哪裡呢?”他看了看畫面, 然後說了一句:“在這裡呢!”便在畫紙右邊上下兩個連接的圓的小圓上面添畫了兩個耳朵, 在下面的大圓上添畫上腿, 一隻小兔子便立刻在紛雜的線條中活靈活現地顯現了。

他很是自豪地拿起他的傑作給我看。 我猜想, 這只小兔子是要過馬路,

Advertisiment
還是要爬樓呢?“你的小兔子是要去幹嘛呢?”“老師, 我的小兔子要去摘蘋果呢!”他的回答著實讓我驚訝, 我疑惑地問:“中間的是什麼?蘋果在哪裡呢?”“這是梯子, 好踩著摘蘋果的。 ”他邊說邊在畫面的左邊又添畫上了幾個綠色的帶著長把的圓蘋果。 無樹怎麼長果呀?我啟發引導著說:“蘋果長在什麼地方呀?為什麼這麼矮呀?”(心中想引導他畫上蘋果樹。 )他不緊不慢地指著畫面說:“我不想讓蘋果長在樹上, 那就太高了, 小兔子踩著梯子去摘會摔倒的。 ”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麼, 他在畫面的左邊畫了一道綠色的分隔號, 又畫上一道綠色橫線與梯子連起來, 然後喜滋滋地看著自己的畫作, 看來是大功告成了。 “這兩道線是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Advertisiment
他很是認真地邊指線邊解釋道:“這(分隔號)是樹, 這(橫線)是綁梯子的繩子, 梯子綁在樹上就不會亂跑了, 小兔子就不會摔下未了。 ”我朝著他豎起大拇指讚賞道:“你真有愛心, 想得很周到, 蘋果長得又矮, 梯子又牢固, 這樣小兔子摘蘋果真的會很安全了。 ”

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個想法, 在畫面的外面, 是不是還會有他沒有說出的故事呢?我試探地問道:“你踩梯子摘過蘋果?發生什麼事情了嗎?”他的眼睛瞪得圓圓地直點頭, 說道:“對呀, 我在奶奶家摘蘋果的時候, 蘋果太高了, 我踩的梯子沒有綁, 把我摔了下來, 可疼了。 ”哦,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這就是他的生活經驗再現, 大梯子、綁梯子的線、沒有長在樹上的蘋果——那些與生活經驗相關的部分被他突出誇大,

Advertisiment
這些稚嫩的線條、形象在他的講述的過程中“活”了起來, 這才是“孩子自己的聲音”啊。 生活就是教育的現場, 這次被摔的生活經驗已經深刻地烙印在了孩子的心裡, 並被他遷移繪到了自己的畫作中。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獨特的筆觸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 ”從看不懂到讀懂孩子的繪畫故事, 這一過程讓我深深反思, 也頗有感觸: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會有一個充滿靈性的故事。 作為教師, 在繪畫活動中, 我們不能只在乎孩子繪畫技能的習得, 不能以成人的審美自覺高明地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誘導、猜測、評價, 而應按照《指南》精神, 用充滿童真的心去靜靜欣賞孩子們繪出的線條、色彩,

Advertisiment
耐心傾聽孩子對自己作品的暢想與解讀, 從而適時引導。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繪出自己的生活體驗、繪出自己的情感、繪出自己的靈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