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中班的繪畫活動“小白兔”, 有一個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畫得很認真, 連自己的小手上也畫上了線條。 再看畫面, 線條很是豐富, 最中央的線條部分尤其突出, 像馬路又或是像樓梯, 可沒有主人公一兔子。 在他抬頭張望的時候, 我問:“小兔子在哪裡呢?”他看了看畫面, 然後說了一句:“在這裡呢!”便在畫紙右邊上下兩個連接的圓的小圓上面添畫了兩個耳朵, 在下面的大圓上添畫上腿, 一隻小兔子便立刻在紛雜的線條中活靈活現地顯現了。
他很是自豪地拿起他的傑作給我看。 我猜想, 這只小兔子是要過馬路,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個想法, 在畫面的外面, 是不是還會有他沒有說出的故事呢?我試探地問道:“你踩梯子摘過蘋果?發生什麼事情了嗎?”他的眼睛瞪得圓圓地直點頭, 說道:“對呀, 我在奶奶家摘蘋果的時候, 蘋果太高了, 我踩的梯子沒有綁, 把我摔了下來, 可疼了。 ”哦,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這就是他的生活經驗再現, 大梯子、綁梯子的線、沒有長在樹上的蘋果——那些與生活經驗相關的部分被他突出誇大,
Advertisiment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獨特的筆觸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 ”從看不懂到讀懂孩子的繪畫故事, 這一過程讓我深深反思, 也頗有感觸: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會有一個充滿靈性的故事。 作為教師, 在繪畫活動中, 我們不能只在乎孩子繪畫技能的習得, 不能以成人的審美自覺高明地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誘導、猜測、評價, 而應按照《指南》精神, 用充滿童真的心去靜靜欣賞孩子們繪出的線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