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腦細胞發育的基本原料, 同時參與腦的生理功能和代謝活動, 維持大腦內環境穩定。 缺乏會直接影響腦發育, 使神經傳遞受限, 嬰兒早期表現為各種活動反應遲鈍。 不要自行給孩子吃蛋白質粉, 食物中的蛋、奶、肉、海產品和豆類分別是優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是兒童生長期腦發育的基本保障。
2、熱能
估計新生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熱能(120~100)千卡/公斤, 如小兒出生時體重為3公斤, 每日約需熱能360~300千卡。
3、脂肪
新生兒需要各種脂肪酸和脂類, 其中必需脂肪酸的攝入應占總熱能的1~3%, 即新生兒每日攝入的脂肪應為15~18克。
Advertisiment
4、碳水化物
母乳餵養時, 碳水化物的攝入應占熱能的50%。 3公斤的嬰兒每日應攝入碳水化物45克。
5、糖
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 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 牛乳中的糖, 乳糖約占一半。
6、維生素
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 很少缺乏維生素, 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 如果准媽媽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 胎盤功能低下並早產, 新生兒可能缺乏維生素D、C、E和葉酸。
維生素B6:維生素B6是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謝輔酶,
Advertisiment
維生素B1:維生素B1能調節神經、肌肉系統的興奮和傳導, 是維持大腦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原料。 乳母嚴重缺乏維生素B1, 可使嬰兒出現癱軟無力等神經系統疾病, 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 飲食建議:生長期兒童只要注意五穀雜糧的攝入就可避免維生素B1的缺乏。
維生素C:維生素C能使腦細胞之間的結構緊密, 促進鐵的吸收, 保障大腦功能靈活、敏銳。 缺乏維生素C, 會影響大腦思維的反應速度。 由於維生素C在體內不能久貯, 需經常補充。 建議補充食物:各種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
Advertisiment
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 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症或晚發性V-K缺乏出血症。 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兒, 發生的概率比較大。 因此, 常規上給出生後的新生兒肌注V-K11.0毫克, 是起預防作用的。 早產兒腸道菌種成長較晚, 肝功能發育不成熟, 容易出現V-K缺乏, 應每日補充維生素K1毫克, 連續補充3次。
維生素D:雖然新生兒出生時儲存一定量的維生素D, 但由於不能夠在室外接受足夠的陽光, 又不能經食物攝入, 嬰兒期可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嬰兒手足搐搦症和幼兒期佝僂病。 應該從出生後半個月開始, 補充維生素D, 每日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E:早產兒需要補充, 每日30毫克。 維生素A過量:在補充維生素D時, 有的選用魚肝油製劑,
Advertisiment
7、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鈣元素:在人體內, 含有多種礦物質, 其中鈣是含量最多的一種,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同時, 在神經傳導、肌肉運動、血液凝固和新陳代謝等方面也都需要鈣質的參與。
嬰兒正處於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 對鈣的需要量比成人多。 因此, 就要及時而適當地給嬰兒補充鈣質。 但要注意不可過量補鈣, 要以食補為主, 並多曬太陽, 可促進鈣的吸收。 建議補充食物::牛奶、魚、蝦、牡蠣、豆腐、花生、綠色蔬菜等。
鐵元素:鐵元素作為人體血紅蛋白和大腦神經纖維髓鞘的物質基礎, 為腦細胞提供營養素和充足的氧井影響神經傳導。
Advertisiment
鋅元素:鋅元素通過對蛋白質的作用促進體格尤其是腦細胞的生長, 從而增強記憶、促進思維的活躍。 缺鋅不僅使體格發育遲緩, 出現厭食和地圖舌, 更表現為精神不振、反應遲鈍, 學習困難。 建議補充食物:貝殼類海產品、乳類、動物肝臟和堅果等。
碘元素:碘可合成甲狀腺素, 促進蛋白質、脂肪和糖的分解, 為生長發育提供養料。 缺碘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呆小病, 表現為智力低下、反應遲鈍、體格發育遲緩。 飲食建議:嬰兒應適當補充, 因為新陳代謝旺盛,碘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倍以上。多食蔬菜、海帶可獲得豐富的碘。
因為新陳代謝旺盛,碘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倍以上。多食蔬菜、海帶可獲得豐富的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