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的好奇和假想

幼兒期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年齡階段。 他們對自己所看到事情都要想要知道這一事物意味著什麼。 他們不僅敢於經常向老師和家長發問。 而且他們的想像力很豐富, 並運用自己的知識水準, 通過一定的推理思維活動得出自己的結論。 他們在好奇和想像中, 把所看到的事情中的一切都與自己聯繫起來, 並假想出許多情景。 如當孩子聽到大人講起火車和飛機時, 他們就馬上就會問, “我以後會乘火車和坐飛機嗎?”當別聽人說起某種疾病時, 他們也會想, “我也會得那種病嗎?”
其實孩子在對自己看到的事情過程中有一定的想像力是好事。

Advertisiment
此時他們是受到某種事物的啟發而大膽的想像, 因為孩子的想像有時是不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準限制的, 3—4歲的幼兒在講故事時會編造出新的故事情節, 而這些情節與老師講給他們的內容完全不一樣, 甚至他們講的內容不僅離奇, 而且幾乎近於假話。 其實孩子並非在說謊。 只是由於他們的想像力很活躍, 分不清真假事物, 所以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 就會把自己融進故事之中並對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了新創造。 所以教師和家長不必為孩子偶爾編造的離奇故事而責備他說謊, 使他內疚或不安。 如果有條件的, 還應該幫助孩子創編合理的故事, 並對孩子的改編故事情節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Advertisiment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經常與小朋友談論假想中的朋友或歷險的故事, 並且相信那些編造的故事時, 我們可以考慮孩子可能不滿意于自己的現實生活。 我們就應該讓他與其他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玩, 讓他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中瞭解生活、瞭解社會, 學會如何與他們在一起相處, 這樣孩子就不會總生活在假想之中。 有時, 家長講故事給孩子聽時, 可以使孩子與家長在幻想中度過一段時間。 由於家長的生活經驗豐富, 也會在講故事中加進一些幻想成分, 當他們喜歡孩子的想像力時, 就會在故事中有意渲染某種想像的情節, 這比其他孩子想出來的遊戲和故事對自己的孩子更有吸引力。
Advertisiment
此時孩子也可能會失去對真人真事的興趣,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也要考慮啟發性和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