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肥胖症的症狀和防治措施

近年來很少看到單純的營養失調症, 反而有愈來愈多的胖小孩, 如果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 就稱之肥胖症。

肥胖症很少有明確的基礎疾病, 大部份原因不明, 稱之單純性肥胖症。

總之, 主要原因是攝取過量的食物或運動不夠, 或者本身就屬於肥胖的體質, 最重要的問題是, 為什麼會進食過量的食物, 可能是由於心理因素, 有時候和家人習慣有關。

(1)症狀

開始肥胖的時期, 有的從乳兒期, 有昀從學童期就開始。 乳兒期是否過胖, 可採用標準指數(體重g/(身高Cm)2×10), 超過20~22以上為肥胖, 乳兒期肥胖, 大約一歲後即可矯正,

Advertisiment
不過學童期的肥胖, 可能持續到成人, 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越胖的幼兒越討厭運動, 肉體活動受到限制形成惡性循環, 而且由於肥胖而產生自卑感, 形成精神心理學上的問題, 同時還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症狀。 肥胖兒的體重發育快於身高, 一般身高與正常兒童相比沒有差別, 只是性發育比較早熟。

(2)治療

食物療法為第一方法, 必須減少熱量, 尤其是限制米飯、糖質, 增加蛋白質、蔬菜、水果, 脂肪要適當限制, 可依照肥胖程度, 及病兒的協調度來決定。 5~6歲的小孩若過於肥胖, 那麼一天所攝取的熱量, 應限制於一二00千卡以內。

過於肥胖的乳兒, 在幼兒期會自然痊癒, 所以不需積極減少食物, 如果雙親及家人肥胖的話,

Advertisiment
最好稍微限制哺乳量, 而且在幼兒期、學童期, 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增加運動, 心理上的指導也非常重要, 吃太多食物, 很可能是欲望得不到滿足, 或是因肥胖而引起自卑感, 這些因素都必須加以除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