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主要表現為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方面的願望。 一個具有足夠自尊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也更有效率。 然而當他缺乏自尊時, 他就會感到自卑、失望。 近年來, 不少家長和教師已經意識到自尊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並且注重在幼兒的日常行為中培養他們的自尊心。 然而幼兒的自尊心在發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以下兩種偏向:
1.幼兒的自尊心不足
對自己抱有負面看法的幼兒, 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甚至會產生自輕自賤的行為。 他們一般活動動機性不強, 沒有明顯的上進心,
Advertisiment
2.幼兒的自尊心“過剩”
自尊心“過剩”(或稱自以為是、自負)的幼兒往往對自我的評價過高, 有時會有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現。 在集體中, 他們會表現得有點孤芳自賞、不合群, 對來自他人的評價反應比較敏感, 渴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讚揚, 有較強的好勝心理, 但耐挫力不夠強, 遇到挫折時會產生苦悶心理, 對失敗充滿恐懼, 好勝心強, 從而出現自尊偏差。
從根本上來說, 幼兒自尊心方面的兩種偏向均失之於自我意識的偏頗。 第一種偏向是因幼兒對自己評價不足而產生的一種消極自我情感體驗,
Advertisiment
一旦幼兒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積極的自我意識, 往往也就形成了初步的自尊心。 達時還不熊搏以輕心, 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並加以正確的引導。 如此看來, 只有讓孩子確立一種積極、務實的自我意識, 才能夠使他們擁有健康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