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蛀牙期的口腔護理保健

看牙篇

長牙前先看牙醫

很多爸媽都認為, 寶寶還小, 不需要刷牙, 當然更不用說“看牙醫”, 而且牙齒又沒有疼痛的問題, 應該不需要多此一舉吧。 其實這是不對的。

獲得口腔資訊

第一次口腔檢查的目的, 是評估寶寶罹患口腔疾病的幾率、規劃口腔保健的計畫以及決定日後回診的頻率等, 所以第一次口腔檢查應該是很輕鬆的, 通過較簡單的檢查方式, 獲得寶寶口腔牙齒的健康資訊, 同時提供爸媽居家照顧的參考。

建立良好口腔保健習慣 齲齒通常是因為飲食習慣及清潔口腔習慣不佳。 因此, 寶寶長牙前看牙醫,

Advertisiment
爸媽可以獲得正確的觀念, 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潔的習慣。

爸媽也要有一口好牙 有項研究指出, 寶寶口中的細菌, 約有70%與媽媽或照顧者相同。 從這項研究可以得知, 媽媽口中造成齲齒的細菌, 可能會傳遞給寶寶, 因此媽媽若有齲齒, 寶寶齲齒的幾率就會提升。 爸媽或是照顧者若有齲齒, 也應該要將齲齒治療好。

預防勝於治療

若是在口腔疾病發生後, 才接受牙醫專業的治療與照顧, 通常已經比較晚了。 因此, 在寶寶有長牙徵兆時, 就可以做第一次的口腔狀況評估, 同時可詢問醫師有關寶寶長牙以及清潔口腔的問題。

蛀牙篇

奶瓶性齲齒

很多嬰兒有睡前喝奶的習慣。 晚上睡眠時間長是細菌滋生、導致蛀牙好機會,

Advertisiment
因此當寶寶喝完奶後, 一定要讓寶寶刷完牙、清潔過口腔再上床睡覺, 否則很容易造成“奶瓶性齲齒”。

早期幼兒齲齒 奶瓶性齲齒是一種相當嚴重的“早期幼兒齲齒”之一, 而且並非一定使用奶瓶才會發生。 這種早期幼兒齲齒, 通常一開始最先發生在上顎前門牙, 會有齲齒窩洞的產生, 接著第一顆乳臼齒也有齲齒情形發生。

脫鈣現象是徵兆

寶寶的上顎前門牙, 與嘴唇接觸的齒面會先出現白斑, 這是脫鈣。 接著, 白斑會變成窩洞, 而窩洞又因為食物的色素, 而被染成棕黑色的外觀。

嚴重牙冠斷裂

若是繼續惡化, 就可能會發生牙冠斷裂, 寶寶的齲齒通常進行得相當快速, 甚至有爸媽以為寶寶的牙齒就是這麼短,

Advertisiment
其實是因為還來不及長就被蛀掉了!

相信很多媽媽都知道, 寶寶長了牙就要刷牙, 但是沒有長牙寶寶的口腔清潔, 卻被許多媽媽忽略了。 現在就讓我們幫你, 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 讓你的寶寶擁有一口令人稱羨的好牙!

觀念篇

寶寶在長牙之前, 都是靠吸吮乳汁、果汁或是各種流質的輔食, 來獲得營養和水分。 這些流質食物, 很容易附著于口腔周圍的軟組織黏膜上, 例如上下嘴唇與牙齒之間、口腔底部黏膜、咽喉黏膜等。

細菌的溫床

乳汁的營養價值特別高, 若是長期滯留在口腔黏膜上, 就會變成口腔內細菌生長的溫床。 一些感染可能造成寶寶口腔黏膜腫脹甚至出血, 例如泡疹病毒等。 可能伴隨著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

Advertisiment
食欲也可能下降。

口腔的症狀, 有時是在疑似感冒症狀改善後才出現的。 如果是牙齒已經萌發, 腫脹的牙齦更易造成食物的殘留, 適當的清潔可以減緩牙齦發炎。 由於發炎, 清潔時可能會出血, 可用濕的紗布或棉棒代替牙刷來清潔, 若能儘量清潔乾淨, 出血情形會獲得改善。

媽媽在餵食乳汁時, 要防止過熱, 以避免增加寶寶的不適。 一般這些症狀會在1~2周改善, 若症狀持續則應再就醫處理。

用開水漱口

喂寶寶喝奶或果汁時, 爸媽要注意維護寶寶口腔的清潔。 爸媽可以用餵奶後再喂些白開水, 沖洗或沖淡附著於口腔黏膜上的食物, 以降低口腔發生病毒感染的幾率。

紗布清口腔

爸媽也可以用乾淨的紗布,

Advertisiment
纏在手指上蘸些開水, 把寶寶舌頭及牙齦處的奶渣擦拭乾淨, 最好每次餐後清潔1次, 而最少每次睡前要1次, 包括午睡及晚上睡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