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護理:養腎防寒邪

內外勾結, 寒邪入侵

冬季嚴寒, 若養護不當, 人體的免疫功能易下降, 加上自然界氣溫變化劇烈, “內外交迫”, 最易生病, 尤其是以下幾種情況, 最容易導致寒邪入侵。

先天稟賦不足 指的是早產兒、低體重兒等出生時先天身體功能發育尚未完善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 出生後, 對於各種致病邪氣的抵禦能力不足, 對自然界各種刺激的適應能力較弱, 從而容易使寒邪入侵而生病。

養護不當 這是指父母家長, 沒有根據氣溫的高低、孩子的運動量等給孩子及時增添衣服, 造成孩子或穿衣過少而受寒;或活動過後大汗淋漓但未擦乾汗液就讓孩子暴露在風口,

Advertisiment
從而使得寒邪乘虛而入。

餵養不當 給孩子吃了過多的生冷食品, 以及寒性食品, 如冷飲、生梨、生蘋果等, 使得寒邪自口而侵犯人體。

寒邪入侵, “澄澈、清、冷、疼”四症狀

當寒邪入侵孩子身體以後,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症狀, 可以用澄澈、清、冷、疼四個詞來概括。

澄澈 指的是寒邪入侵人體以後, 如果是自口而入, 易導致孩子臟腑被寒邪侵犯, 從而出現小便多、顏色淡、大便拉稀如水等症狀。

清 包括小便色淡、大便稀如水, 還包括流清水鼻涕、咳嗽有痰、清稀等症狀。

冷 指寒邪入侵以後, 如果是自肌膚而侵入, 就會表現為怕冷、寒戰、發熱;如果是寒邪自口而入, 臟腑受寒, 就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肚子冷、體溫下降等症狀。

Advertisiment

疼 指的是寒邪入侵人體以後, 會導致人體血液流通不暢, 血管收縮, 而產生頭痛、胃疼、腹疼、渾身酸疼等症狀。

腎陽充足, 身不怕冷

冬季, 寒冷的特點與五行中水的特點相符;而人體五臟中, 腎屬水, 寒冷的冬季和五臟的腎, 同屬於五行系統的水系統, 所以冬季是人體腎所主的季節。

另一方面, 冬季寒冷的特點, 需人體依靠腎中所蘊藏的“命火”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冬季通過溫補腎陽, 可以有利於保持人體體溫, 而且可以防禦寒邪的入侵, 因此, 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注意起居, 養腎防寒

調整孩子情緒 調整孩子的情緒, 除了一般意義上的讓孩子的情緒保持平穩以外, 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接受較大的情緒刺激,

Advertisiment
以免過於緊張、激動、焦慮、憤怒。 因為中醫認為冬季要養藏, 也就是要保持情緒內斂, 才有助於養腎, 使腎氣不至於發散而耗損。

科學穿脫衣服 首先, 要注重雙腳的保暖, 穿保暖性較好的鞋子。 由於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少且慢, 因此腳的皮溫最低。 中醫認為, 足部受寒, 容易導致寒氣自腎經而入侵人體, 造成腎陽受損, 孩子會有怕冷等表現。

其次, 穿有利於濕氣散發的透氣的衣服。 孩子運動較多以後, 就容易出汗, 要及時減去一兩件衣服;等運動結束稍後再穿回去。 而且衣服要透氣, 不要給孩子穿憋悶的皮衣等, 以全棉透氣的為宜, 這樣汗就不會停留在衣服裡, 否則, 風一吹就易著涼。

按摩防寒

Advertisiment

對於1歲以下的孩子而言, 通過按摩穴位來增強抗寒能力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方面孩子的皮膚較為嬌嫩, 對於按摩刺激較為敏感, 因而效果較好, 另一方面, 按摩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的毒副作用。

摩搓雙耳 以雙手輕輕地自上而下地捋擦孩子的雙耳耳郭, 搓擦2分鐘左右。

中醫認為, 腎開竅於耳, 通過搓擦耳朵, 可以激發腎氣, 而且耳朵上分佈有各個臟腑的反射區, 可以激發包括腎臟在內的各個臟腑的功能, 從而增強人體對於寒邪的抵禦能力。

點揉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 位於孩子膝蓋下方, 大約相當於孩子的手掌4橫指寬, 距離脛骨1指寬的位置。 用手指指肚輕輕按揉足三裡穴3分鐘, 然後換另一側繼續按摩。

足三裡穴, 是胃經的穴位。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 也就是說出生以後的各種營養物質、能量物質, 都需要通過脾胃來消化吸收。 而通過刺激足三裡穴, 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從而促進氣血的生成。

腎中所藏的精氣, 在脾胃後天之氣的資助之下, 就會旺盛不衰, 而有利於增強孩子的抗寒能力。

揉擦湧泉穴 湧泉穴位于孩子的足心, 人字溝的頂點處。 用掌心, 相對地按壓在孩子的湧泉穴處, 快速地擦摩1分鐘;或者用大拇指的指腹適當用力, 以孩子不喊疼為度, 按壓1分鐘。

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 是腎經氣血的發源地, 通過按摩湧泉穴, 可以溫經散寒, 活血通絡, 安神助眠, 有助於改善腰膝冷痛、足部或下肢發冷、睡眠障礙等症狀。

飲食防寒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時,還要遵循“少食鹹,多食苦”的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之陽氣受損。

山藥紅棗粥(6個月以上)

將山藥30g切成碎丁,紅棗10枚去皮、核,粳米50g,一同煮粥至熟爛,放溫即可,每晚給孩子使用。

山藥健脾益腎、紅棗健脾養血,粳米和胃,一同食用可以達到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從而促進氣血生成,而增強孩子禦寒能力。

當歸生薑羊肉湯(1歲以上)

將當歸20g,與生薑5g、羊肉50g、糯米50g,一同煮粥,揀去當歸後食用,每天一次。

具有溫裡散寒、養血健脾開胃、溫腎助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禦寒。

核桃粥(3歲以上)

將核桃仁50g搗碎後,與100g粳米共同煮粥食用,每天一次。

核桃仁熱量高,具有補腎、養血、健腦等作用。常吃核桃粥,可以溫補脾腎,增強機體的熱量儲備,增強禦寒能力,特別適合早產兒等體質虛弱的孩子食用。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時,還要遵循“少食鹹,多食苦”的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之陽氣受損。

山藥紅棗粥(6個月以上)

將山藥30g切成碎丁,紅棗10枚去皮、核,粳米50g,一同煮粥至熟爛,放溫即可,每晚給孩子使用。

山藥健脾益腎、紅棗健脾養血,粳米和胃,一同食用可以達到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從而促進氣血生成,而增強孩子禦寒能力。

當歸生薑羊肉湯(1歲以上)

將當歸20g,與生薑5g、羊肉50g、糯米50g,一同煮粥,揀去當歸後食用,每天一次。

具有溫裡散寒、養血健脾開胃、溫腎助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禦寒。

核桃粥(3歲以上)

將核桃仁50g搗碎後,與100g粳米共同煮粥食用,每天一次。

核桃仁熱量高,具有補腎、養血、健腦等作用。常吃核桃粥,可以溫補脾腎,增強機體的熱量儲備,增強禦寒能力,特別適合早產兒等體質虛弱的孩子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嬰幼兒感冒需要如何護理?盼回復!

    您好,孩子感冒時,護理要更加細心,首先注意給孩子適時添減衣服,小心著涼。飲食方面要清淡,不要給孩子吃油膩的食物,如果孩子是喂母乳的,媽媽也儘量不要吃油膩煎炸的食物。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的臀部如何護理?

    孩子臀部護理,應以皮膚狀況作為基礎。1、臀部皮膚已破潰。用清水沖洗臀部,並保持乾燥(可自然乾燥,也可使用吹風機微熱風吹幹)。待乾燥後可以塗些含有氧化鋅的護臀霜。保持局部乾燥最為重要!2、臀部皮膚正常... [詳細答案]

  • 4回答

    嬰幼兒脖頸褶皺處潰爛應如何護理?

    由於孩子頸短,皮膚皺褶部特別容易出現熱疹,而且容易出現小膿包樣的汗皰疹。在給嬰兒洗澡或清洗頸部後,必須用幹毛巾或幹紙巾將局部蘸幹,或保持趴著的姿勢利於頸部乾爽。不建議局部塗痱子粉,以免噴痱子粉時有些... [詳細答案]

  • 3回答

    我想請問一下嬰幼兒的小雞雞應怎樣護理?

    你好,男寶清洗方面需要注意,一般需要把“小雞雞”抬起來,將陰囊的褶皺部位、根部、腹股溝等地方都清洗一遍;另外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著“小雞雞”的中部用流動的溫水由上而下沖洗後拭幹水分,保持透氣乾燥即可。 [詳細答案]

  • 4回答

    嬰幼兒長濕疹應如何護理?

    治療嬰幼兒濕疹的偏方,從食療和外用兩個方面來治療。食療的話,可以選擇薏仁、荷葉、黃瓜等有很好祛濕功效的食材來給寶寶煮粥喝;外用的話,主要是指寶寶肌膚的清潔,可以用金銀花煮熱水,用來給寶寶清洗患處,或...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