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尤其是四至五歲的幼兒,心理活動有其獨特的特點,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兒童已有了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這時的兒童表現“鬧獨立”,而成人常常意識不到幼兒的這種心理特點,若處理不當,如一味訓斥,懲罰等,就會導致兒童發展的"危機",可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遇事畏手畏腳,二是執拗逆向而行,以後者為多,獨生子女更是如此,這是“逆反心理”在幼兒時期的特殊表現。
那麼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麼呢?
1不顧幼兒的個別差異和意願,強行“定向”。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3.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應當承認,時至今日,有不少家長頭腦中還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陳舊觀念。 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尊重幼兒,根據幼兒的心理規律和個別差異進行教育,那種諷刺,挖苦,辱駡,甚至體罰的錯誤做法,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日常生活生活中,越罵越缺教養,越打越不孝順的情形司空見慣。
4.違反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四歲左右的兒童探究心理特別強,喜歡刨根問底,什麼事都要問個為什麼?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這是認識世界的表現,比如孩子在家把玩具拆開搞壞了等等,這些常常會惹怒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採取哪些措施來消除它的消極後果呢?
首先要學心理學知識,只有掌握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才談得上教育,不少家長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擺出一付架子,習慣訓斥,支配,甚至用不同的手段體罰,時間一長,即使父母的話哪怕再正確,他們也會把它當作“耳邊風”了,怎麼能得到孩子們的尊重和信任呢?因此,對待孩子,父母不要擺架子,平等相待,就容易進行教育,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他們的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其次,認真分析,遇事首先要想一想,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行為,是由於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還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若是前者,就要注意改進方法:若是後者,應要查明原因,只有通過認真分析才能查明原因,也能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的藝術性。
二是“冷處理”。 一旦孩子發生“逆反心理”,不能急躁,不能以任性對任性,“看你強”我比你更強的方式會火上加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正確的做法是,“冷處理”,對他們任性不予理睬,當孩子以哭為威脅時,不要心疼,可以讓他哭一陣,等他停下來以後再教育誘導。
三是學會利用,要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來激發他,如:有意用“你不會穿衣,你不會數了,你最喜歡哭了”這類的話來激他們,這時孩子會說,我會,不信你瞧,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其效果往往比正面教育還好。
Advertisiment
四是發現閃光點,“逆反心理”在思維形式上與求異思維有相似點,其中包含了某些獨立思考的積極傾向,好奇愛動腦筋是幼兒的特點,從孩子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家長一定要尊重和珍惜這一點,它是我們發現孩子智力素質方面的優勢及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的依據。
小編總結:“逆反心理”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有消極的影響的, 這影響是有害的, 父母們應該平時多加注意, 儘早地幫助孩子消除逆反心理的不良後果, 這會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這會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