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遊戲環境能滿足嬰幼兒健康安全成長、激發孩子探索欲、滿足孩子好奇心、紓解情緒壓力、發揮想像力及自主獨立使用空間的需求,
那麼這個環境就是個能促進嬰幼兒整合性發展的遊戲環境。
要規劃出上述的遊戲環境應該注意些什麼,
長庚護專幼保科專任講師張翠娥張翠娥提供了幾點規劃原則:
1. 足夠的活動空間:活動空間要多大才夠,
要先考慮使用的人數多寡,
人數愈多所需要的空間愈大。
另外,
年齡也是空間規劃的考慮因素。
嬰幼兒行動不穩,
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
大孩子行動莽撞,
Advertisiment
2. 採光通風良好:嬰幼兒就如同剛冒出嫩芽的小樹, 需要足夠的陽光、空氣幫助其健康的成長。 一個採光通風良好的環境, 較不易傳播病媒引起傳染性疾病, 也有益骨骼、身體的發育。
3. 玩具陳列讓幼兒容易取放:若要營造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學習環境, 讓嬰幼兒充份發揮創造力, 基本上玩具的陳列要讓嬰幼兒容易取放, 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去玩這些玩具, 較容易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個性。
4. 可讓幼兒自在的遊戲活動:嬰幼兒的遊戲空間應該置於不受干擾的位置, 例如不能將活動空間設置在人來人往的通道;與大孩子的跑跳空間有所區隔,
Advertisiment
5. 符合嬰幼兒發展需求: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力不同, 對空間的需求也不相同。 例如:不會翻身的嬰兒, 床是其主要的活動空間, 會爬行的嬰兒則需要安全、適合爬行探索的空間。
6. 注意動線規劃:動線規劃的原則包括不將動態性玩具、遊樂設施放置在經常走動的路線上;動靜態活動設備不宜擺在一起, 以免發生干擾。
7. 提供足夠的遊戲裝置及玩具:嬰幼兒的佔有欲很強,
其發展階段又處於自我中心期,
尚未發展合作行為,
很難引導孩子合作遊戲。
最好能提供足夠的遊戲裝置,
以免經常發生爭奪玩具的情境。
張翠娥講師表示,
嬰兒出生的頭一年,
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動作能力的建立,
包括抬頭、翻身、扶坐、獨坐、爬、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