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師:如何對BB進行德育教育

一個人可以沒有很高的學識, 但一定要有道德, 道德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最基本的標準。 幼兒在2"3歲時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已經基本接近成人, 因此這段時間是幼兒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 以下就是我對這學期幼兒德育教育的總結。

一、情感方面

健康的情感對孩子智慧的發展、德性地養成以及著呢各個人的成長, 是陽光、是雨露、沒有健康的情感就沒有完美的童心, 針對幼兒的自我為中心, 缺乏與人合作意識的情況, 我著重從這幾方面入手:

首先, 增進小朋友間的交往, 由於孩子年齡小, 與人缺乏交流。

Advertisiment
在遊戲活動時, 我就同幼兒一起遊戲, 一起觀察樹葉, 讓幼兒在集體的遊戲中體會到快樂。

其次,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在遊戲活動中讓所有的幼兒一起參與, 如:玩河馬、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遊戲時, 所有的幼兒一起玩, 大家都能從遊戲中得到快樂。

再者, 就是要重視孩子的需要。 人的需要有兩種, 一種是物質上的, 另一種就是精神上的。 物質上的需求很容易滿足, 難就難在這精神上的需要, 當孩子又想幫助老師搬椅子或抹桌子時, 千萬不能因為過程中可能給你帶來麻煩就阻止她, 我們因該看到他沒有這樣的表現, 說明他們有勞動的需求, 我們因該滿足他們這種需要, 以發展健康情感。

二、性格方面

在我們小小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

Advertisiment
甚至打架, 有的孩子寧願拿著玩具不完, 也不願與別的小朋友玩;孩子正吃著東西, 你跟他要, 他就是不給。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這些行為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能使幼兒的行為適應社會的需要,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 必須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幼兒學會“與人分享”, 降低自我中心意識, 養成良好的分享行為。

首先要做的就是, 激發幼兒的分享意識。 俗語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幼兒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 因此, 應及時為幼兒樹立分享的榜樣。 薛清影小朋友經常從家裡帶些好吃的來園吃, 而且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 於是我及時給與表揚、肯定,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體驗到亮分享的快樂, 也逐漸的產生了分享的意識, 漸漸的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也常常帶玩具、圖書以及好吃的等等來園與大家一起分享。

其次, 養成分享行為。 孩子門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 而他們年齡小, 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 有時即使能夠與別人分享, 但不一定能夠形成固定的分享行為。 於是在日常教學活動中, 我通過語言、目光、表情、姿態、動作等具體的行為來激勵與二, 因此, 不管是物質分享還是精神分享, 只要發現孩子有分享行為時, 就及時地投去信任的目光, 給與更多的贊許和肯定, 來刺激和強化他們的分享行為, 孩子就會感到愉快、自尊、滿足, 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

Advertisiment
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意識。

另外, 在幼兒性格培養發麵, 我還注重與家長溝通, 正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當孩子有分享行為時, 我及時地與他們的家長溝通, 讓家長也肯定幼兒的行為, 讓孩子充分感受成功, 從而避免他們一回到家, 分析意識就消失的情況。

三、幼兒的自理能力及獨立性的培養

自理能力是獨立性的一種表現, 許多家長會不教育的重點放在餵養方面, 當然這很重要, 但是他們忽略了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有些孩子來園已經有一個學期了, 吃飯還是要大人喂, 更有甚者奶奶一直抱著幼兒進班。 這些家長認為:他們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的確他們是孩子, 但是只要他們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完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好就會在群體中表現出色, 自信心也會增強, 相反,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在集體面前時常有挫折感, 無形中產生“我”不如人的想法, 影響他們的自信, 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孩子的上進心, 為此在午睡時我會叫孩子脫衣服、穿衣服, 當孩子已學會自己托衣服就給與肯定, 並在家長面前表揚一番, 要求他們在家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 通過佳員工與, 現在孩子明大都會自己脫衣服、自己吃飯了。

四、文明禮貌即辦及紀律方面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 幼兒學會了對老師、家長、親戚用禮貌用語, 而且能夠堅持禮貌行為;班機紀律方面較開學之初有了很大的改善, 大部分的幼兒都能遵守課堂紀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