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教:角色互換也是教育孩子一種法寶

《幼稚園工作規程》提出:幼稚園教職工應當貫徹國家教育方針, 具有良好品德, 熱愛教育事業, 尊重和愛護幼兒, 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相應的文化和專業素養, 為人師表, 忠於職責, 身心健康。

但是, 身為人師的我們, 偶爾也會因喜、怒、哀、樂等小情緒而“失了分寸”, 當教師的不當言行被孩子指出時, 教師應該如何應對呢?

午餐時, 我發現一菲與浩浩正在竊竊私語, 並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一菲, 請不要說話, 吃飯要保持安靜!”聽到我的訓斥, 一菲雖然及時停止了說話, 但卻小聲嘀咕道:“彭老師真討厭, 剛才她還在和王老師說話呢。

Advertisiment
”我一下怔住了, 是啊, 剛剛我和王老師一直在商討如何改進室內主題牆的設計, 自己都沒有做到安靜地吃午飯, 又有什麼資格去指責孩子呢?

既然錯了, 就要勇於承認, 這也不失為對孩子們進行隨機教育的好方法。 於是在飯後散步時, 我鄭重地對孩子們說:“老師要向大家道歉, 因為老師在吃飯時說話了, 沒有遵守保持安靜的要求, 我會改正錯誤, 以後做到安靜吃飯, 你們能原諒我嗎?”聽了我的道歉, 孩子們都大度地說道:“能。 ”再看一菲, 她也在對我笑呢。 此後, 一菲在吃飯時總能自覺保持安靜, 她說:“老師改正了錯誤, 做到了吃飯不說話, 我也能做到。 ”

在幼稚園的生活中, 教師往往會給孩子設立很多的行為關卡,

Advertisiment
但卻忽略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在園所教研中, 我把這次經歷和想法分享給同事, 大家聽後都深有感觸。

為了讓孩子們與教師之間可以平等地對話, 經過研討, 我們決定在大班級部展開一場“我是小小監督員”的活動, 主要讓孩子們在幼稚園監督教師的言行是否符合規則要求, 當發現教師有言行不當的地方, 孩子們要及時指正, 教師也要勇於承認錯誤並及時改正。

孩子們聽到自己可以監督老師了, 別提多興奮了, 但是當聽到活動規則之一“在指正教師錯誤的同時, 自己要先保證做對、做好”時, 孩子們感受到了些許壓力, 但孩子們還是自信滿滿地接受了監督任務。

“彭老師, 你做操的時候, 胳膊沒有伸直, 你應該像我這樣伸直。

Advertisiment
”早操結束後, 婭彤走到我的身邊, 邊指出我的錯誤邊伸胳膊做示範, 原來, 我今天穿的外套有點緊, 做操時悄悄地偷懶了, 胳膊根本沒伸直, 這沒有逃過孩子犀利的眼神, 我跟著婭彤學做標準動作, 並對婭彤說:“謝謝你指出我的錯誤, 老師下次一定伸直胳膊, 也歡迎你繼續監督老師, 好不好?”婭彤開心地鼓起掌來, 一旁的王老師也讚歎地說道:“婭彤做得真標準, 我也得向你好好學習。 ”

第二天的早操時間, 我隨著音樂的節奏, 按照動作要求彎腰、伸直手臂, 孩子們看到後, 也毫不示弱, 動作都儘量做得比我還標準, 就連不愛做操的俊皓, 也標準地跟著我一起做起了早操。

在下午離園前的“今日監督回顧”環節中, 雨恬對我說:“彭老師,

Advertisiment
你中午給我們講故事時翹著二郎腿呢, 你不是說坐著的時候要‘兩腿併攏、小腳放齊’嗎?”

為了讓孩子們看到老師知錯能改的決心, 第二天我一整天都在保持規範的坐姿, 雨恬把自己在美工課上折的小紅花送給我, 說:“彭老師, 這是我獎勵你的, 你今天講故事時的坐姿很好, 我都看到了。 ”

接過雨恬手中的小花, 我內心充滿了感動, 在幼稚園裡, 最常見的場景是老師拿著小紅花來表揚孩子, 從沒想過有一天我也會因為做得好而得到孩子的獎勵。

“我是小小監督員”活動, 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責任感, 孩子們在監督教師的同時也是反省自身的過程, 他們在給教師“找茬”的過程中, 也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什麼該做,

Advertisiment
什麼不該做。 比起之前“苦口婆心”地去訓導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這種以孩子自己為主導的“監督”做法, 顯然有“無聲勝有聲”的功效。

這也深刻地讓我明白了教師要以尊重、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幼兒。 教師是幼兒言行的引導者,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老師, 就覺得高高在上, 我們要做的是蹲下去, 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與孩子們同反思、共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