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中班科學教案《小小紅蜻蜓》

蜻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小昆蟲,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蜻蜓翅發達, 前後翅等長而狹, 膜質, 網狀翅脈極為清晰, 飛行能力很強, 每秒鐘可達10米, 既可突然回轉, 又可直入雲霄, 有時還能後退飛行。

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 多食害蟲。 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 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 實為益蟲。 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 聽到這裡, 小朋友們是不是開始對蜻蜓感興趣了呢?好, 咱們現在就開始下一步活動。

活動目標:

用動作表現蜻蜓的飛行姿態。

初步感知兒歌的語言和結構的藝術表現特點。

Advertisiment

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兒歌":《紅蜻蜓》。

圖畫紙、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幼兒用書《紅蜻蜓》畫面, 請幼兒說一說, 做一做:

--圖上有誰, 紅蜻蜓在幹什麼?

--紅蜻蜓飛累了, 停在哪裡?

--引導幼兒想像蜻蜓在勢頭上、水上停的樣子, 在大風大雨中飛行、降落的樣子, 並用肢體動作, 表現蜻蜓飛行?

學念兒歌《紅蜻蜓》。

想像創作一。

--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線索展開想像:紅蜻蜓還會停在哪裡?

--請幼兒把自己的想像畫成一副畫。

--請幼兒交流各自的畫面內容, 鼓勵幼兒模仿兒歌的句式來概括表達。

--説明幼兒整理仿編的兒歌內容, 並根據兒歌的結構表現特點, 請三個幼兒合作創編一首新兒歌--請幼兒學習朗誦各小組新編的兒歌想像創作二。

Advertisiment

--組織幼兒進行討論:你喜歡什麼動物?它會在哪裡做什麼?。

--鼓勵幼兒嘎那據兒歌的語言和結構特點來創編兒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