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中班繪畫活動:路邊的樹

這次的主題活動主要是想讓寶貝們知道怎樣觀察我們中的事物, 在活動過程中, 幼兒將獲得更豐富的有關樹的感知經驗, 並通過想像與藝術操作相結合, 在創新、科學、藝術等領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一、授課班級:中班 

二、內容分析:《路邊的樹》是從中班主題《我在馬路上》中延伸出來的活動。 馬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 路邊的樹是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 在充滿想像的孩子們眼裡, 樹是具有生命的小精靈, 在進一步觀察大樹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有什麼樣的發現和驚喜呢?換位思考, 如果孩子是樹每天站在馬路邊會看到什麼呢?此活動旨在通過馬路上的樹,

Advertisiment
從一點向多點引發孩子的想像, 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 培養幼兒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 在活動過程中, 幼兒將獲得更豐富的有關樹的感知經驗, 並通過想像與藝術操作相結合, 在創新、科學、藝術等領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三、幼兒分析:

中班幼兒的思維主要依據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對它們的聯想, 而且多是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 所以本次活動借助中班孩子比較熟悉的樹, 在遊戲、觀察、製作中多角度地引領發現並產生突發奇想, 有利於提高動手能力, 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還能培養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 可謂一舉多得。

四、設計思路:

Advertisiment

大樹就在孩子身邊, 以生活經驗為基礎, 給孩子一個體驗創新思維樂趣的良好載體——樹, 通過層層引導、提升, 啟動孩子的創新思維, 引導他們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多感官參與的情況下, 充分體驗和感受到創新思維活動的樂趣。 具體設計思路是:經驗交流——觀察想像“樹”——添畫想像“大樹的眼睛”——換位想像“馬路上的熱鬧”。

五、活動目標:

1、根據樹的形態、顏色進行想像, 初步學習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思維方法。

2、通過創造性地表現大樹的眼睛, 想像和感知馬路上的熱鬧。

六、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水粉顏料, 水粉筆、圍裙、套袖、與孩子相當的圖片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調查瞭解哪裡有樹

3、課件的準備:有關大樹的PPT

七、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Advertisiment
經驗回顧

1、經驗交流。

師:“在來幼稚園的路上看到了什麼?”

PPT出示“樹”, “今天我們來討論樹, 哪裡有樹?”引導孩子交流對樹的位置的經驗影像, 促進孩子對新經驗的建構。

2、大膽說出樹好在哪裡?並通過教師的回應提升, 瞭解樹木能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 引發孩子的情感同時引出孩子們對樹的熱愛。

(二)欣賞課件, 引發想像

1、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 欣賞PPT中“樹的美景”。 並通過欣賞, 引導孩子大膽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從而為孩子廣闊的想像做鋪墊。

2、使用有趣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PPT的操作(用我們的小手依次“點開”PPT中的色塊), 通過PPT出示不同形態的樹, 引發孩子從樹的顏色、形態進行想像。

(1)綠色色塊——綠色樹葉的形態奇異的樹。 “這棵樹像什麼?”根據樹的形態來想想像。

Advertisiment

(2)黃色色塊——黃色樹葉的形態奇異的樹。 “這是哪個季節的樹?這棵樹像什麼?”同樣根據樹的形態來想想像。

(3)紅色色塊——紅色樹葉的樹。 “紅顏色的樹讓你想到了什麼?”根據顏色進行發散性的想像。

(4)藍色色塊。 “猜猜藍色色塊後, 藏著什麼樣的樹?”通過老師的質疑“你見過藍色的樹嗎”, 來引發對“燈樹”的瞭解和想像。

(三)動手玩樂, 換位想像

1、添畫想像:“如果樹有眼睛會是怎麼樣的呢?”通過美術活動創造性地表現大樹的眼睛。

2、換位想像:“如果大樹站在馬路邊上它會看見什麼?”想像和表述馬路上的熱鬧。

3、自由操作, 引導孩子們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

“你的樹是什麼樣子的呢?”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大膽創作,

Advertisiment
表現心中“樹”;並通過添畫不同的色段來換位想像“我看到了(馬路上的)……”

(四)展示分享, 活動結束

與同伴互相說一說“你的大樹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也可以與聽課老師來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像。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