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中班語言教案《竹籬笆和牽牛花》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童話, 感受竹籬笆和牽牛花情緒轉變的原因。 學習詞語:“孤零零、”“寂寞”。

2.通過看圖和討論, 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3.理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活動準備

1.課件:《竹籬笆和牽牛花》。

2.圖片:竹籬笆、牽牛花。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1.提問:你們知道什麼是竹籬笆嗎?幼兒討論。

2.教師手拿牽牛花的圖片提問引出活動。

教師:這是什麼?它今天有些不高興, 怎麼辦呢?

2.幼兒合理猜想, 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於竹籬笆和牽牛花的故事。

二、欣賞《竹籬笆和牽牛花》的故事,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Advertisiment

1.教師邊放課件邊講述一遍故事。

2.教師:牽牛花開始時為什麼哭?是誰幫助了它?竹籬笆是怎麼幫助它的?牽牛花的願望實現了嗎?

三、利用課件再次欣賞故事, 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利用課件再次欣賞故事。

2.教師:竹籬笆一開始高興嗎?為什麼?為什麼是孤零零, 什麼是“寂寞”?

3.教師:後來竹籬笆為什麼會高興起來?

四、組織幼兒在已有的基礎上討論, 感受故事中表達的情感。

1.教師:為什麼竹籬笆後來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麼說的?

2.幼兒討論:一個人什麼時候會高興, 什麼時候會難過?怎樣幫助別人才能使大家感到高興?

3.找出故事中有關籬笆和牽牛花不高興和高興的詞語, 引導幼兒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五、活動延伸:

Advertisiment

情景表演《竹籬笆和牽牛花》。 分別請幼兒扮演竹籬笆、牽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 幫助幼兒用故事裡的詞語表演。 鞏固對故事的理解, 從而體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中班語言《竹籬笆和牽牛花》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談話對竹籬笆和牽牛花的認識來導入的, 幼兒比較感興趣, 他們能大膽說出對竹籬笆和牽牛花的認識。 用自己的大膽想像猜測牽牛花之所以傷心的原因, 然後通過完整欣賞故事, 本次活動, 我把重點放在對故事的理解, 感受竹籬笆和牽牛花情緒轉變的原因。

讓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表情, 讓幼兒大膽猜測牽牛花之所以傷心的原因。 接著出示難過的竹籬笆小圖片, 讓幼兒猜測他們之間出現了什麼事情,

Advertisiment
充分調動了積極性。 教師通過提問説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開展討論, 幫助幼兒提升:幫助自己就是幫助別人, 分角色表演。 這樣層層遞進, 充分激發了幼兒閱讀的興趣, 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特別是在表演的環節, 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 參與性極強。 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 例如幼兒回答問題時, 有的很積極, 有的不但不發言, 還不會傾聽。

還有少數的人不在隨著老師一起講。 對於活動中的 “找出故事中有關籬笆和牽牛花不高興和高興的詞語。 ”是本活動中的難點。 雖然能講出“孤零零、寂寞”等詞, 但故事中語句沒有說出, 感覺有點難度就放棄了。 今後在表演區域中有待鞏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