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回來個怪寶寶,家裡“雞犬不寧”!

你一定想從幼稚園迎回一個開心天使、禮貌寶貝, 但有可能, 你迎回的是一個記不住寶寶、暴力寶寶、刻板寶寶或誨人不倦寶寶為啥從幼稚園回來, 就變成了個怪寶寶?

記不住寶寶真奇怪

原來如此:固定模式製造記不住寶寶

3~5歲的小男孩上了幼稚園, 很多人都像安珂兒子一樣, 成了記不住寶寶, 原因有很多, 最重要的三點可能是:

第一, 幼稚園的日常活動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畫畫、玩雪花插片等, 都更受小女生喜歡, 除非幼稚園的園長和老師關注到男孩子的需要, 加入了袋鼠跳、太陽傘、秋千與滑板等刺激性和消耗性都特別強的項目,

Advertisiment
甚至從小學請男老師來教孩子們體育, 否則在入學的新鮮勁過去之後, 男孩子會覺得上幼稚園沒勁, 他就會把課程和活動自動遮罩掉, 告訴你記不得了;第二是這個年歲的小男孩語言發育比女孩子滯後很多, 他會覺得描述一天都幹了什麼是件困難的事, 而一旦說得前後不連貫或自相矛盾, 媽媽就會發急, 於是為了不受批評, 忘記了成了最好的藉口;第三是媽媽的問話方式非常老一套, 安珂後來承認, 學了啥、表揚誰、點心好吃不好吃, 成了她問話的固定模式, 這哪能讓喜新厭舊的小男孩打開話匣子?

安珂家兒子剛上小班, 安珂煩惱的是, 這樣的對話是經常發生在母子之間的:今天在幼稚園都學了些什麼?沒學什麼。

Advertisiment
老師都表揚了誰?記不得了, 反正不是我。 吃的什麼點心?忘記了。 安珂愁死了:這孩子, 從幼稚園回來就像得了失憶症, 這金魚般的記性上學後可怎麼得了?

這麼辦吧:

以新穎的問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 對難得受表揚的孩子來說老師今天批評了誰?更容易讓他打開話匣子。 最重要的是, 孩子通過這些講述, 確立了自信發現自己雖沒有得到表揚, 卻仍是乖巧的大多數;也有的時候, 你問這話時孩子低頭不語, 臉紅了發窘了, 那也可以問問:老師批評你了?你感到委屈嗎?照樣可以鼓勵孩子呈現他的真實心態。

問話越具體, 孩子講述的困難越小。 比如:今天的點心是香芋酥, 是不是紫芋泥做的,

Advertisiment
有一圈一圈花紋的那種?好麼, 孩子的失憶症頓消, 會很具體地描述吃香芋酥時, 酥皮如何掉了他一身, 這可以發動孩子有意識地去觀察幼稚園日常活動中的細節, 體會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情誼。

暴力寶寶人人嫌

原來如此:小小插班生的新煩惱轉園造成的壓力和被動, 是小悅脾氣暴躁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小悅這樣個性倔強又內向的孩子, 建立一個朋友圈是相當不易的, 而就在她升入中班時, 她轉了園, 成為插班生, 原有的朋友都不在了, 她就會將融入的痛苦和困難, 發洩在家中最慈善的那個人身上, 這就是祖孫彼此都痛苦的根源。 在這種情況下, 不要再以暴制暴了:關在小黑屋裡反省、厲聲斥責、罰掉她的糖果和動畫片,

Advertisiment
都沒有用。 改變, 要從體諒和瞭解孩子的痛苦做起。

為了將爺爺奶奶接來養老, 小悅爸媽換了一套新房子, 因為新房子離原來的幼稚園太遠了, 小悅媽媽只好給女兒轉園。 但不知為什麼小悅進了新幼稚園脾氣變得很大, 回來專拿最疼她的奶奶撒氣, 動不動就躺地打滾, 連去勸架的小悅爸爸也被撓破了臉。 小悅爸爸說:這孩子怎麼變得這樣討嫌?我記得換房子之前她不是這樣的呀!

這麼辦吧:

試著這樣問孩子:我猜, 雖然你對奶奶大發脾氣, 可是惹你不高興的人, 並不是奶奶。 能告訴我是那件事讓你不高興了嗎?孩子可能會說出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沒有學過那套操, 我以前學的跟他們不一樣, 他們說我太笨了!

Advertisiment

或者是:分組玩, 沒有一個小組想帶我, 就因為我是新來的!知道了緣由, 就可以跟老師去溝通解決;而一旦孩子的融入問題解決後, 要啟發她對之前欺負長輩的行為進行反思, 既要真誠道歉, 取得奶奶的原諒, 又要學習以後在外面受了委屈應當怎麼辦。

誨人寶寶不知倦

原來如此:獨生女的老師角色

這個故事在4~6歲的女孩中, 特別有普遍性, 以前多子女時代, 長姐當老師, 下面的弟妹當學生, 長幼次序毫無問題。 而琪琪是獨生子女, 要當老師, 就不得不讓長輩當學生, 這就觸及了某些長輩的自尊心。 特別是當孩子發現老師這個角色可以逆轉她在家的弱勢地位, 可以讓她在家呼風喚雨, 既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活動, 又可以居高臨下訓人時, 她就對老師這一象徵權力的角色上了癮。

5歲的琪琪最近從幼稚園回家來,特別喜歡當老師,經常讓家裡所有的人都聽她指揮,比如電視看這麼久幹嘛?很傷眼睛的;又比如吃飯時監控誰挑食,黃豔同學,好孩子不能挑食,快給我吃掉!時間一長長輩們就受不了啦,在琪琪又一次訓斥黃豔同學菠菜吃少了時,爸爸拍了桌子:黃豔是你媽!黃豔吃不吃菠菜關你啥事?

這麼辦吧:

先規定個遊戲時間。這個遊戲不能玩嗎?可以玩,關鍵是掌握日常時間與遊戲時間的轉換,也就是要跟孩子說清楚,只在每天不超過一小時的遊戲時間裡,黃豔才是同學,出了這個時間,黃豔就是媽媽。然後,策略地玩。有一種可能就是琪琪為了享受居高臨下帶來的快意,扮演了一名嚴師,她的有些口氣,只是一名身單力薄的小女孩急於變得強大的口氣。不要急著戳破,輕輕問:我記得老師不是這樣說的。想想,真正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應當怎麼說?

除了文章中所述的問題,說髒字、打人、攀比控幼稚園歸來的怪寶寶,身上也可能有這樣形形色色的讓人崩潰之處。只要理解這是人成長中必經的過程,這是寶寶初入小小社會所要面臨的首個問題,你的心態就能平和下來。而家長的心態的平和,才是寶寶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

教條寶寶真崩潰

原來如此:有時,不是幼稚園的錯哦

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有些也是不得已,比如先穿襪子,是因為很多孩子會光腳下地著涼,而幼稚園因為穿衣人手不夠,只讓孩子脫一條罩褲,後穿褲子是不要緊的;幼稚園後喝湯的原因,也是為了怕湯太燙,燙傷小朋友的喉嚨。這些要求不會成為老師評價孩子的重要標準,而一般孩子也不會在家執行幼稚園的行事順序。軒軒如此刻板,是因為他骨子裡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凡事都要做到極致。

為了吃飯先喝湯還是後喝湯的問題,為了午睡後起床是先穿褲子還是襪子的問題,為了牛奶是上午喝還是下午喝的問題,為了先看動畫片還是先講故事的問題,軒軒跟爸媽幹了無數場仗。後來,細心的媽媽發現,兒子所有的不忿,就是家人打亂了他習慣的行事次序,而這次序,就是幼稚園的規章制度。幼稚園上午喝奶,幼稚園起床後先穿襪子,幼稚園飯後喝湯

這麼辦吧:

到朋友家走走,到大自然中走走。批評幼稚園太古板,硬去矯正孩子的行為,會造成孩子的對立和反抗,把親子關係搞得一團糟。離開一成不變的生活環境,是巧妙說服孩子別與自己進行無謂較勁的唯一辦法,嘗試多帶孩子出去旅行,多到親友家走訪和留宿,天熱了以後還可以帶孩子出去野營。你會發現,在孩子迷上穿越樹林、垂釣、燒烤、在星空下講故事後,他會忘了次序和時間,一定要先幹啥後幹啥的怪毛病就會不治而愈。

她就對老師這一象徵權力的角色上了癮。

5歲的琪琪最近從幼稚園回家來,特別喜歡當老師,經常讓家裡所有的人都聽她指揮,比如電視看這麼久幹嘛?很傷眼睛的;又比如吃飯時監控誰挑食,黃豔同學,好孩子不能挑食,快給我吃掉!時間一長長輩們就受不了啦,在琪琪又一次訓斥黃豔同學菠菜吃少了時,爸爸拍了桌子:黃豔是你媽!黃豔吃不吃菠菜關你啥事?

這麼辦吧:

先規定個遊戲時間。這個遊戲不能玩嗎?可以玩,關鍵是掌握日常時間與遊戲時間的轉換,也就是要跟孩子說清楚,只在每天不超過一小時的遊戲時間裡,黃豔才是同學,出了這個時間,黃豔就是媽媽。然後,策略地玩。有一種可能就是琪琪為了享受居高臨下帶來的快意,扮演了一名嚴師,她的有些口氣,只是一名身單力薄的小女孩急於變得強大的口氣。不要急著戳破,輕輕問:我記得老師不是這樣說的。想想,真正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應當怎麼說?

除了文章中所述的問題,說髒字、打人、攀比控幼稚園歸來的怪寶寶,身上也可能有這樣形形色色的讓人崩潰之處。只要理解這是人成長中必經的過程,這是寶寶初入小小社會所要面臨的首個問題,你的心態就能平和下來。而家長的心態的平和,才是寶寶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

教條寶寶真崩潰

原來如此:有時,不是幼稚園的錯哦

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有些也是不得已,比如先穿襪子,是因為很多孩子會光腳下地著涼,而幼稚園因為穿衣人手不夠,只讓孩子脫一條罩褲,後穿褲子是不要緊的;幼稚園後喝湯的原因,也是為了怕湯太燙,燙傷小朋友的喉嚨。這些要求不會成為老師評價孩子的重要標準,而一般孩子也不會在家執行幼稚園的行事順序。軒軒如此刻板,是因為他骨子裡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凡事都要做到極致。

為了吃飯先喝湯還是後喝湯的問題,為了午睡後起床是先穿褲子還是襪子的問題,為了牛奶是上午喝還是下午喝的問題,為了先看動畫片還是先講故事的問題,軒軒跟爸媽幹了無數場仗。後來,細心的媽媽發現,兒子所有的不忿,就是家人打亂了他習慣的行事次序,而這次序,就是幼稚園的規章制度。幼稚園上午喝奶,幼稚園起床後先穿襪子,幼稚園飯後喝湯

這麼辦吧:

到朋友家走走,到大自然中走走。批評幼稚園太古板,硬去矯正孩子的行為,會造成孩子的對立和反抗,把親子關係搞得一團糟。離開一成不變的生活環境,是巧妙說服孩子別與自己進行無謂較勁的唯一辦法,嘗試多帶孩子出去旅行,多到親友家走訪和留宿,天熱了以後還可以帶孩子出去野營。你會發現,在孩子迷上穿越樹林、垂釣、燒烤、在星空下講故事後,他會忘了次序和時間,一定要先幹啥後幹啥的怪毛病就會不治而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