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大班科學教案:小雞出生了

雖然我們常說人與其他動物不一樣, 因為我們比它們高級, 我們有思想它們沒有。 但不管如何, 我們人類也只不過是個高級動物罷了。 所以, 喜歡動物是人的天性。

所以本次活動就根據幼兒的這個天性——天真活潑、喜歡模仿和做遊戲, 設計了這節《小雞出生了》, 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快樂, 運用各種動作來探索小雞出生的情景, 更增強了幼兒的表演欲和自信心。

【活動目標】

1、想像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雞出生的情景。

2、能在較窄的小路上行走。

【重點】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小雞出生的過程。

【難點】幼兒探索用身體表現小雞出生的過程。

Advertisiment

【活動準備】

1、等同幼兒和教師人數的呼拉圈和小雞頭飾。

2、母雞頭飾一個、蟲子若干條、大雞蛋模型一個。

3、寬敞的活動場地, 25釐米寬的小路。

4、小雞出生的課件及歡快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小雞想出來

自主想像、討論:教師拿出雞蛋模型提示:

1)蛋殼是誰的家?

2)還沒有出生的小雞寶寶在蛋殼裡是怎樣的?(教師伸出胳膊做舒展狀)蛋殼這麼小, 雞寶寶能這樣嗎?

3)蛋殼裡的小雞寶寶漸漸長大, 住不下蛋殼房子了, 怎麼辦呢?他是怎麼出來的?

4)我們一起想辦法, 幫幫小雞寶寶出來好嗎?

二、小雞出生了

觀看小雞出生的課件:

教師提示:剛才小朋友想了許多許多種辦法讓小雞寶寶出來, 那我們來仔細看看小雞寶寶到底是怎樣從蛋殼房子裡走出來的,

Advertisiment
好嗎?要仔細看清楚哦!

教師提示:你們都看清楚小雞寶寶是怎樣從蛋殼裡出來的了, 那哪位小朋友來扮演小雞寶寶, 看看他是怎樣出生的好不好?呼拉圈就是你們的蛋殼房子(幼兒戴上頭飾蹲在蛋殼裡扮演尚未孵出來的小雞寶寶)

(1)幼兒自己來模仿動作。 教師提示:小雞慢慢長大, 在又黑又小的蛋殼裡住不下了, 小雞動動翅膀, 轉轉腦袋, 越長越大。 幼兒嘗試來做動作, 互相討論看誰模仿的最像小雞寶寶。

(2)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小雞出生的遊戲。 提示:讓我們一起在歡快的音樂中做遊戲吧!(歡快的音樂伴有情景描述)小雞(蜷縮狀, 手抱住腿蹲下)慢慢長大了(舒展身體手鬆開), 在又黑又小的蛋殼裡住不下了,

Advertisiment
小雞動動翅膀, 轉轉頭(伸伸手, 轉轉頭), 越來越大(身體完全舒展)他用小嘴“篤篤篤”在蛋殼裡捉了一個洞(食指併攏做嘴巴, 做啄洞狀), 把嘴巴伸出來, 把洞啄大一點(再啄洞), 慢慢伸出腳來(慢慢跨出一隻腳到呼拉圈外)“噗”的一聲, 蛋殼破了, 小雞搖搖擺擺的走出蛋殼(做小雞走路狀, 走出呼拉圈)。

三、小雞吃蟲

雞媽媽看到有這麼多的小雞寶寶出生了非常的高興, 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捉蟲子吃吧!“小雞”一個一個跟著“媽媽”走過場地上做好的25釐米的小路, 來到一片草地上, 將食指併攏做嘴巴, 啄起地上的小蟲, 然後跟著媽媽沿小路回家去了。

遊戲結束, 幼兒和教師共同收拾場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 來自生活。

Advertisiment
在活動中, 我首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 以“蛋殼是誰的家”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然後再以非常形象的圖片, 通過引導孩子看、思、說、模仿, 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 以遊戲, 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 進一步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 在整個活動中, 孩子們的思維、觀察、表達、身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