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寶寶需特別注意哪些疾病

幼稚園時孩子生病的高發地, 往往是一個孩子生病了, 接著幾個孩子都生病。 這個一方面由於幼稚園沒做好防護措施, 另一方面孩子抵抗力不強。 幼稚園開學後兩個月, 都是孩子生病的高峰期, 特別是春季入園更甚。

一、孩子上幼稚園, 需要警惕哪些疾病

1、消化道病

消化道傳染病是健康的孩子誤服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或用手摸了被污染的玩具後, 又吮手指或不洗手就吃東西, 造成病原體由口進入體內。

2、感冒

有的寶寶剛上幼稚園每天都尿濕褲子。 褲子不容易穿脫、寶寶自己尿的時候不說、褲子濕了沒有及時換、出汗內衣打濕沒有及時更換,

Advertisiment
都會導致孩子感冒。

3、呼吸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患兒在說話、呼吸、打噴嚏、咳嗽時將病原體播散在空氣中, 被健康孩子通過口、鼻吸入體內而感染發病, 如流感、手足口病、猩紅熱等就是典型的病例。 其中手足口病最為嚴重, 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 導致死亡。

4、麻疹

麻疹病毒致病, 屬於呼吸道傳染病, 具有高度傳染性, 主要發生在學齡前。 特點是發熱3-4天后出疹, 3天出齊暗紅色斑丘疹大小不均勻, 皮疹、皮粘膜斑,

Advertisiment
疹間皮膚正常。

5、風疹

風疹是一種症狀較輕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 多見於1~5歲兒童, 成人也可發病。 在托幼機構易感人群較集中、環境較擁擠的場所, 可出現爆發流行, 病後又較持久的免疫力。 直接經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 嬰兒患者排毒時間較長, 5~6個月內於唾液、尿、糞便中仍有病毒派出, 護理人員與患兒密切接觸可間接傳染。

6、水痘

水痘是嬰幼兒或較大一點的兒童易患的一種輕症急性傳染病, 傳染性很強, 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 傳染源為急性期病人, 可通過飛沫、唾液、咳嗽傳染給健康兒童, 另外也通過接觸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傳播。

二、如何預防幼稚園寶寶生病

1、家園配合,

Advertisiment
培養良好習慣

幼稚園和家庭一起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不亂摸鼻子和眼睛,教會幼兒正確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議家長早晚可以用冷水為幼兒洗臉洗鼻,以增強幼兒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 冷水洗臉最好是在春天天氣漸暖時開始進行。 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房間的空氣流通, 必要時可採取一些家庭消毒措施, 幼兒床單被褥勤洗勤曬, 此外,家長在打掃衛生時,儘量避免塵土飛揚。

2、經常鍛煉, 增強幼兒體質

孩子在幼稚園每天都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讓幼兒得到足夠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鮮空氣,還為幼兒安排多樣化的體育鍛煉,以提高幼兒自身的抵抗力。 建議幼兒家長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平時飯後散步時間,進行幼兒樂於接受的親子遊戲活動,循序漸進地加大幼兒的運動量。

Advertisiment
同時還要保證幼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注意早睡早起, 因為人體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 這對孩子的生長具有積極的意義。

3、合理營養, 科學安排膳食

幼兒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階段, 家長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準備多樣化,色香味全的營養食譜,力求營養全面、均衡, 保證幼兒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滿足幼兒的生長需要, 另一方面,家園同步,家長在家要鼓勵幼兒多吃新鮮水果和青菜、粗糧等,增強幼兒的抵抗力, 粗纖維還可以疏通大腸, 完成消化的最後一道工序。 春季氣候多變, 幼兒還應多喝水,活動量加大使幼兒體內缺少水份,

Advertisiment
多飲水有利於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 有利於體內新陳代謝, 減少患病的機率。

4、添減衣物, 防患未然

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家長應及時為幼兒增減衣服,避免幼兒受涼。 在幼兒戶外活動時間較長時,穿得較多極易出汗,一旦活動結束,就容易著涼,體質較弱的孩子常常會感冒, 所以,家長在帶領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前,要給穿得多的孩子適當脫減衣服並幫他們把衣褲塞好,以免肚子受涼,待活動完畢後及時為幼兒穿上衣服。 另外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要在幼兒開始活動前提醒他們喝水,這樣,既可避免因出汗而導致的失水狀態,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誘發的咽喉炎等。

相關用戶問答